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河南地區LNG供應主要來自陝西關中和山西地區,2018年河南地區環保檢查嚴格,

企業實行錯峯生產,

LNG

需求減少

,造成以上地區地對河南貿易套利減少。

除此之外,由於LNG價格在2017年表現的穩定性較差,因此在煤改氣過程中,部分

企業無力承受高價LNG氣源,主動停工。

其實 河南僅是北方地區LNG需求萎縮的一個縮影,2018年北方地區LNG終端需求明顯減弱,隆衆資訊調研山東市場LNG點供項目較去年減少近2/3,LNG點供正在逐步退出市場,市場二手設備遍地。

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有3點:

1、LNG價格起伏較大,保供能力弱,經濟性優勢喪失,終端都選擇管道天然氣。

2、供給側改革使得部分落後及過剩產能搬遷和停工。

3、環保檢查力度較大,工業用戶無法長期穩定生產。

在經歷了市場需求萎縮後,未來三年甚至五年LNG市場的需求支撐會出現在哪裏呢?

我國LNG消費主要分爲四個部分:城市燃氣調峯,交通燃料,工業燃料與天然氣發電(調峯電廠和分佈式能源)。

城市燃氣調峯:三年內需求或較爲強勁

我國天然氣季節性需求峯谷值較大,而作爲季節調峯的選擇層級依次是地下儲氣庫調峯-氣源調峯-LNG調峯-用戶調峯。目前國家對地下儲氣庫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由於其建設週期較長,因此在未來3年LNG調峯需求增長或較爲強勁,這部分需求主要表現在每年的9月-次年2月稍早於天然氣傳統用氣高峯。但日後隨着地下調峯儲氣庫的投產的增多LNG調峯需求將逐漸趨於穩定。

交通燃料領域需求溫和增長

LNG在交通燃料領域發展的優勢在於,新能源汽車暫時無法替代柴油和天然氣在重卡領域獲得大面積應用。而LNG與柴油的比價關係直接影響交通用氣領域的用氣量。通常LNG與柴油價格比在0.7以下時,LNG的經濟性開始顯露。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2018年3月以後,LNG對比柴油經濟性逐漸恢復到0.6以下的良好水平,但在2017年供暖季,高價LNG對終端車用市場造成的利用影響並未完全消除,因此,2018年LNG重卡和公交銷售量僅爲2017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是隆衆資訊認爲,在國內天然氣供需關係逐漸溫和,以及國際油價的高位運行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LNG車用行業有望重拾增長,但是考慮到市場對近兩年LNG高價印象消除需要時間,因此短期1-2年內LNG在此方面用量增長或較爲溫和。

發電用氣:燃氣電廠難成規模,分佈式能源增速較緩

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1億千瓦以上,佔發電總裝機比例超過5%,按照規劃未來幾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投產的天然氣電廠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隆衆資訊認爲,從廣東省降低燃氣電廠上網電價的舉措來看,作爲盈利能力有限的燃氣電廠,也要配合國家降低工業用戶生產成本的思路,加之未來燃煤發電仍舊是煤炭的主要用途,因此,近些年國內並不適合大量上馬天然氣發電項目。另外從LNG的需求來考慮,未來建設LNG發電的燃氣電廠勢必配套LNG進口碼頭,消費量並不在已經形成的LNG資源池內。

近年來國家鼓勵分佈式能源發展,發佈《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天然氣分佈式能源。在天津和青島等多地政府對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進行補貼,推動了天然氣分佈式產業的發展。因此未來LNG在分佈式能源領域的需求將會出現“政策性”緩慢增長。

工業燃料:基於目前體量須與可替代能源形成競爭

數據來源:隆衆資訊

從北方LPG市場發展較爲成熟的山東省來看,目前其相對LNG的價格優勢不突出,對LNG市場難以形成長久的可替代性。

但隆衆資訊瞭解,山東地區部分終端用戶開始嘗試LNG和LPG雙氣源供氣,

一來提高供氣保障能力,二來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管道氣,CNG也是補充氣源的選擇之一。

因此LNG的經濟性和供應穩定性兩大屬性將決定,LNG未來在該領域的是否能夠再次反替代。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京津冀魯地區的中型燃煤鍋爐已經基本完成改氣,未來兩年小型燃煤鍋爐完成改氣後,未來以上地區原則上便不再新建燃煤鍋爐。隆衆資訊測算,未來京津冀魯地區剩餘小型燃煤鍋爐改氣體量約有66億方,將在未來兩年完成改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