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2月22日新明大戲院戲單

在如今香廠路(珠市口西大街南側)中部與板章路相交的丁字路口東北角,有一座小學:香廠路小學。在近百年前,這裏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新明大戲院的舊址。

新明大戲院於1919年1月24日開業,它是京城第一座自稱爲“戲院”的劇場。民國初年,新明大戲院與香廠路西段的新世界遊藝場(今東方飯店隔路東側)和永安路南側的城南遊藝園(今友誼醫院西院)都是“新市區”(1914-1918)規劃建設的產物。

新明大戲院爲二層磚木結構的建築,從大門進去就是觀衆席,座位分成包廂、池座、廊座三種,樓上樓下可容納觀衆百餘人。曾任市政公所督辦的國會衆議院議員蒲殿俊,是當時新明大戲院重要的投資股東。開業之初,新明大戲院以京劇爲主。最令人感到新鮮的是,在京城首推購票入場、對號入座的先河。當時戲院在報上刊登聲明:“本場對號入座,各有定位,原爲尊重惠顧諸君人格起見,以免先後凌亂,彼此爭執……特此鄭重聲明。”

購票入場,對號入座,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無可厚非,再正常不過。但對於當年入場散座看戲,座位不整、自由出入的戲院來說,無疑是一種進步。開業沒多久,便迎來了它的興盛。姚佩蘭、王毓樓組織喜羣社衆多名角兒在新明大戲院演出。

1919年的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新明戲院演出了轟動京城的應節戲:《天河配》。該劇由梅蘭芳扮演織女,姜妙香扮演牛郎,程硯秋、芙蓉草、劉鳳林、小鳳凰等人扮演八個仙女,李連仲扮演牛郎的哥哥,張文斌扮演嫂子,可謂衆星雲集。戲中當演到織女生下兩個孩子,牛郎請嫂子給孩子起名字時,扮演嫂子的張文斌現場抓哏,說:“這個叫程硯秋,那個叫芙蓉草吧!”頓時引得臺下觀衆鬨堂大笑。此戲在新明大戲院連演三天,場場爆滿。

1919年9月,新明大戲院由余叔巖、王鳳卿、高慶奎、姜妙香、朱桂芳等分別演出三四場單折戲。隨後,梅蘭芳演出八本《雁門關》,一天一本,八天演全,新明大戲院名聲更振。

1920年3月5日,梅蘭芳在新明大戲院首演《上元夫人》。該劇引起轟動,從那以後,各地戲曲藝人爭相效仿,《上元夫人》後來也成爲京津戲園元宵節必演的應節戲。此後,新明大戲院上演過很多新鮮好戲。

新明大戲院也見證了很多名角的崛起。1926年,孟小冬在新明大戲院演出《擊鼓罵曹》,孟小冬以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女老生,居然能獨當一面,以唱大軸的頭牌身份出現,而具有相當號召力,可見其功力不凡。

1927年10月,新明大戲院上演黃桂秋主演的《女起解》。黃桂秋1906年出生於北京的士紳之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以票友“青霞客”之名在北京浙慈會館“春陽友會”演出《女起解》。她清脆甜潤的嗓音一鳴驚人,引起了行家的注意,隨後“下海”拜師陳德霖。黃桂秋成名於北京,後來獨樹一幟,立派於上海。

“楊派武生”沈華軒曾在新明大戲院演出《連環套》、《盜御馬》兩出戏。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沈華軒用真馬上臺,引起轟動。馬身膚毛雪白,訓練有素,雖有驚堂的鑼鼓聲,白馬卻毫不驚慌,調轉自如,連演數十場,場場觀衆如潮。關於沈華軒的資料,流傳下來的不多。比較確切的資料顯示,他是清朝某府的書吏,也是個戲迷。他長得高大魁梧,人送外號“沈大個兒”。辛亥革命後,溥儀遜位,沈華軒丟了差事,乾脆做了專業演員。沈華軒學楊派武生戲學得精彩地道,特別是扮演三國戲中的趙雲,虎虎有生氣,受到觀衆的喜歡。

1926年,中國無聲片電影時期號稱“四大金剛”之一的上海影星楊耐梅,到新明大戲院登臺表演。楊耐梅時常在銀幕上出現,但一直未能開口發聲,因此,大家聽說楊耐梅來表演,雖然楊耐梅的票價比梅蘭芳演出的票價還高,但京城觀衆受好奇心驅使,仍趨之若鶩,座位居然天天爆滿。這也成爲當時坊巷間的談資趣聞。

1927年6月,新明大戲院改稱新明電影院,專門放映電影,並在夜場加奏西洋音樂。可惜的是,1927年11月14日的一場大火,將新明大戲院吞噬。當年火勢異常兇猛,將路邊的電線杆都燒着了,僅存八年多的新明大戲院就這樣結束了它的歷史。這也使得新明大戲院留存至今的資料非常稀少。

關於新明大戲院的資料,只能從梅蘭芳在此演出《上元夫人》時的一張老劇照中看出一些端倪。從這張模糊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其臺口爲鏡框式,寬度在10米至11米之間。曾有觀衆在當時的《晨報副刊》上發表評論:“(新明大戲院)建築頗覺簡陋,去第一臺尚遠,而名之曰大戲院未見其當也”。當時的人們也習慣將新明大戲院、開明大戲院和真光大戲院三者並提,因爲這三個劇院建造的時間相近。

如今,在新明大戲院的舊址上建起了小學校,或許並沒有人知道,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承載過驚堂的鑼鼓聲和來來往往的匆匆過客。邱崇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