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周末消息利好比较多,"一行两会"+副总理强化利好,决策层"拨乱反正"部分引发前期市场萎靡的错误预期。对此,多家券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机构分析强调:

A股的"市场底"常滞后"政策底",主要源于政策由紧转松初期,市场对政策力度及效果存在分歧;以及部分经济数据仍可能处于惯性下滑态势,投资者对经济担忧未见缓解。

历史经验来看,高级别领导人发声和稳定市场措施的出台有助减缓对政策力度的犹疑,夯实"政策底",具备阶段性提振市场或缓和下跌幅度的效果。

机构特别强调了外延并购政策的重要性,指出:

经历了过去5年并购重组的兴起和商誉问题的暴露,市场对于并购重组本事存在一些分歧和忌惮。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确通过外延并购,或是提升了市场份额和话语权、或是延伸了产业链并带来了协同性。

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不只两三次提出支持外延并购的表态,政策转向的风向标业已显现,预计19年外延并购对创业板业绩的贡献可能重新提升。

测算了历次政策"鼓励市场"后,市场表现:

回顾历次权威人士发声A股市场或稳定市场措施的出台,均取得了较为正面的作用,之后市场迎来阶段反弹或缓和下行幅度的概率高。

策略上看,机构强调,反弹还是要看创小板弹性。

2008年以来市场共出现过9次主要的指数层面反弹。整体来看,反弹维持的时间平均在39个交易日左右,上证综指平均反弹幅度为15.7%。结构上看,中小创在反弹中相对占优。

从反弹的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来自于经济预期改善,央行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以及监管政策调整。

成长风格在反弹中更占优。成长风格历次反弹幅度在9次超跌反弹区间中排在靠前位置,区间涨幅9次均领先大盘,相对大盘涨幅平均值为12.67%。

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新经济(新科技、新消费、新服务)龙头公司、创蓝筹,结合前期跌幅关注超跌优质品种,预计这将是本轮反弹的主要线索,行业包括5G、计算机、军工、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

更多板块个股深度解读,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