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新浪微博發佈未經審計的二季度財報,淨營收同比增速滑落至 1%。這已是微博連續第7個季度淨營收增速放緩,市場大跌眼鏡。今年一季度,微博營收同比增長14%,已是六個季度來的最低值,此前微博預測Q2營收增速會繼續下降至7%到10%之間。目前來看,這一預測顯得過於樂觀。

淨營收增速放緩的另一面是,微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根據微博Q2財報,當季淨利潤1.03億美元,同比降幅爲26.9%。

這背後,佔據微博總營收超8成份額的業務線,廣告和營銷正在受到多重夾擊。

微博十年“遲暮”

廣告業務上,頭部大客戶預算喫緊,最重要的腰部中小廣告客戶增長停滯供大於求,而尾部小微客戶則大量被抖音等平臺搶食;營銷業務上,由於影視寒冬持續,微博的影視及綜藝營銷收入受到較大沖擊。

更深層面上,客戶對於微博廣告的認可度正在降低。即便微博同時具備媒體和社交屬性,但大量的廣告效果仍然依賴於數據,數據造假層出不窮,微博對於自身平臺數據真實度的說服力降低;另一方面,微博 Banner(橫幅)等廣告模式仍然傳統,在網紅推介、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崛起的當下,微博的廣告形態不佔優勢,客戶更傾向於選擇轉換率肉眼可見的帶貨。

今年是微博上線十週年,從“圍觀改變中國”起步,2016年微博開始重點開發明星、娛樂和粉絲,將之打造爲可變現的生態,由此獲得持續數年的增長。

然而,隨着文娛行業的週期性調整持續,微博自身的成長性受限。一代粉絲退出“打榜”背後,微博孵化的秒拍等短視頻項目敗於抖音、快手,電商業務未見起色,這些都導致廣告和營銷見頂之後,微博在新的“廣告時代”中逐漸失去抓手。

微博十年“遲暮”

十年的微博,正在重新尋覓成長方向。

微博數據注水

8月19日晚,2019年二季度微博公司盈利電話會議上,新浪微博CEO王高飛敘述了公司Q2經營業績中最值得稱道的亮點——用戶增速。根據此前發佈的官方信息,微博Q2月活躍用戶4.86億,同比增長12.8%;日活躍用戶2.11億,同比增長11%。

微博十年“遲暮”

“用戶增加速度超越預期,原因之一是我們加強了與國產手機廠商的聯繫,國產手機用戶成爲我們新用戶的重要來源。”王高飛電話會中分析稱,另一項支撐微博用戶數量增長的原因是平臺互動性上升,提升了用戶黏性。在王高飛看來,用戶數量的提升,意味着微博今後更具廣告價值。

然而,真實情況未必全然如此。用戶數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微博營收和利潤出現挑戰。Q2財報中,微博淨收入4.32億美元,同比增速降至7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值,僅爲1%;此外,微博Q2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滑26.9%。

微博人氣高速攀升,卻並未帶來商業價值的增長。這背後,微博各項數據的真實度飽受質疑。

用戶數量端,2019年僅前4個月中,微博凍結存在自動化行爲的賬號近30萬個;此外,2018年底,微博發現大量非法註冊的違規賬號,這些賬號通過評論、轉發和點贊僞裝成真實用戶以逃避安全監測。

近年來,警方在微博平臺發現的網絡水軍非法獲利案件層出不窮。多個渠道中,用戶只用付出極其低廉的價格,就可“買粉、刷評論、做數據”,已不是新聞。

除層出不窮的網絡水軍外,微博自身也在數據運營的做法上漏洞百出。此前,不少微博“大V”曾發博抱怨,成爲微博會員後獲得大量殭屍粉和注水評論。

除了用戶數量外,微博的互動熱度也飽受質疑。本月初微博影響力峯會上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6月微博所覆蓋的垂直領域爲64個,其中有33個垂直領域中月閱讀量在100億以上,而彼時微博公佈的月活人數爲4.65億,相比之下,前者數據高到離譜。

此前北京警方破獲的“星援”造假案中,超話的閱讀量、影響力值,甚至話題、文章等各類閱讀量均可批量刷,成本也不過每月百元上下就可獲得過萬的量。

微博廣告和營銷業務受困

廣告客戶的流失對於微博影響巨大。根據Q2財報,微博當季廣告和營銷營收爲3.71億美元,在總營收之中所佔比例爲85.9%。相比之下,以會員收費等收入爲主的增值服務營收6120萬美元,所佔比例約爲14%。

然而,佔據微博營收大頭的廣告和營銷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營銷收入上,微博則直接與文娛行業景氣度直接掛鉤,影視、綜藝宣傳,以及明星自身的營銷,是微博營銷收入的主要來源。

然而,由於影視行業的週期調整,綜藝數量急劇減少,原本計劃在二季度播出的影視劇開播時間後移或撤檔,這導致對微博渠道的投放銳減。此外,市場不景氣,大量作品“裸宣上線”,部分影視劇在開播後方纔開始話題運營,這些都導致微博所能獲得的收入減少。

“廣告庫存供給大於需求,整體信息流廣告的價格在下行。”王高飛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大環境影響了微博的收入,廣告的增長將更加依賴於“靈活的售賣和定價策略”。這顯然意味着廣告的利潤將降低。

實際上,微博廣告業務正遭遇上下夾擊。頭部大客戶預算減少,尾部小微客戶視抖音、快手乃至於各直播平臺爲主要陣地。因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微博愈發提高對中小客戶的重視程度,而在這一領域,微博還需要直面今日頭條的競爭。

目前,微博的日活數據已經逐步被抖音、快手等對手超越。微博Q2日活躍用戶2.11億,相比之下,7月初抖音日活超過3.2億,快手目前日活在2億以上,按照該公司目標,將在2020年春節前達到日活目標3億。

微博十年“遲暮”

而落後的由來,正是微博在短視頻領域的失語。

微博的廣告模式已然落後

目前微博所面臨的瓶頸,從2016年之後的三年中逐步埋下禍根。

實際上,最早從2013年開始微博就開始試探“秒拍”短視頻,2016年開始試水直播業務。彼時,微博已然構建起初步的視頻生態。

然而,短視頻在微博渠道中一直變現困難。一方面,由於微博仍然爲社交場景,用戶“取關”流程簡單,因此在微博上發佈視頻廣告掉粉往往高於其他渠道,視頻作者慎重發布廣告。

另一方面,前期爲微博構建起較大利潤空間的“營銷號”體系,使得微博平臺中廣告價格相對較低,彼時,同一個視頻“大V”在其他渠道發佈廣告所獲得的收入往往是微博的數倍。

幾年中,微博仍將注意力放在了構建明星粉絲生態以及搶奪廣告主上。依賴於粉絲生態,微博在此前的國產手機品牌大戰等諸多營銷事件中獲利頗豐,在微博界面上,Banner 廣告位一度超過40種。彼時,相較於其他平臺的 Banner 廣告,微博更強調用戶互動,廣告主可以收到更多雙向反饋。

但也正是對於廣告的迷戀,微博錯過了短視頻、直播等領域的紅利,導致早期微博的視頻業務反而成爲其他平臺的嫁衣。

如今,微博廣告模式正在被更具“互動性”的渠道代替。視頻創作者和網紅博主更多的轉移至抖音、快手乃至諸多直播平臺,用戶注意力也在逐步轉移。在這些平臺中,廣告主不僅能直接設計互動,還能通過網紅和明星的“帶貨”得到銷量,這顯然比 Banner 廣告更具吸引力。

微博十年“遲暮”

今年8月3日,微博2019年超級紅人節在成都開幕,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在現場發佈了一系列扶持計劃,試圖拉攏更多網紅對於微博平臺的重視,幫助其變現。此外,微博電商直播將與淘寶打通,大V可以開啓付費直播,也可通過嫁接阿里的電商資源獲得分成收益。

根據微博發佈的數字,2019上半年微博頭部作者78萬。因此,相較於廣告和營銷業務,微博希望對頭部作者進行“存量”開發,嫁接阿里的電商資源,開闢新的變現路徑。

然而,微博做電商的侷限性仍然明顯,如何讓電商和社交屬性共存將是難題。此外,已經在視頻領域落後的微博,能否重新在領域中找回競爭力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廣告和營銷業務見頂之後,微博需要重拾成長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