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饭桌上经常能见到的食物,因为我们都知道鸡蛋营养价值高,不仅有优质的蛋白,而且鸡蛋内所富含的氨基酸极易人体吸收。另外,鸡蛋中的蛋黄是较好的健脑益智食物。经常食用可以增强记忆力。即使在减肥期间人们也可以“任性”地吃鸡蛋,因为鸡蛋饱腹感比较强,而且热量低。所以只要说到吃,就少不了鸡蛋的身影。虽然吃鸡蛋的好处很多,但有关鸡蛋的各种谣言也不少。关于鸡蛋的谣言,你信了多少?今天就来带你重新认识!

谣言一: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

鸡蛋营养价值高,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就只能吃一个鸡蛋。如果在日常饮食中,鱼、虾、肉、奶类摄入不足,或者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多吃几个鸡蛋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危害。而且一些健身人群,每天因为消耗蛋白质比较多,所以也是可以多吃鸡蛋的,并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谣言二: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加有营养

土鸡蛋确实比普通鸡蛋口感好一些,不同品种的鸡蛋,在某些指标上会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跟鸡蛋含有的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相比,可以说是忽略不计。另外因为土鸡属于散养,所以可能会吃到一些有害物质。还有人说饲养的鸡蛋都是打激素产下的,对人体有害,其实这是无稽之谈,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的成本都很高,如果大量使用在几块钱一斤的普通鸡蛋上面,成本都很难收回来。所以所谓“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是商家宣传的噱头,也是人们对土鸡蛋营养价值的一种误解。

谣言三:蛋黄颜色越深越好吗?

相对于颜色浅的蛋黄,大家更钟爱深蛋黄的鸡蛋,很多人认为蛋黄颜色越深鸡蛋越有营养。鸡蛋的主要营养还是在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主要影响蛋黄颜色的,是鸡饲料中的叶黄素,蛋黄颜色深浅通常仅表明色素含量的多寡,蛋黄中含有维生素A、D、E和K,无论它们的颜色如何,它们的味道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并不能根据蛋黄的颜色来区分鸡蛋的营养价值,蛋黄的颜色可以人为干预调节。

谣言四:鸡蛋生吃更有营养?

很多人以为,生鸡蛋不经烹煮营养素没流失,所以鸡蛋生吃更有营养,其实不然,据有效的研究证明,煮鸡蛋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煎鸡蛋,而煎鸡蛋的营养价值又要高于生鸡蛋,生鸡蛋的营养价值是最低的。而且生鸡蛋中还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容易令人腹泻。不仅如此,没有熟透,没有熟透甚至生的鸡蛋,蛋白质没有进行有效转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要远远低于熟鸡蛋,所以并不建议食用生鸡蛋。

谣言五:吃鸡蛋会胆固醇过高?

一个鸡蛋中含有大约185毫克的胆固醇,这确实要比一般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高,对于那些本来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病症的人来说,如果每天食用过多鸡蛋,可能会因为摄入胆固醇过多而导致动脉硬化,但其实鸡蛋中含胆固醇含量高的是蛋黄,所以即使是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也是可以吃鸡蛋的,只要不食用蛋黄就可以了。如果每天都吃一个鸡蛋的话,胆固醇含量是远远没有达到超标的范围的,大家也不需要过于担心。

谣言六:产妇要多吃鸡蛋

在我国,产妇是受到特殊对待的人群,坐月子时大量吃鸡蛋更是一种习俗。有的产妇每天要吃6、7个,甚至十几个鸡蛋,其实,过多的蛋白质的摄入会给这些妈妈们的肾脏和肝脏带来负担,对身体健康没有提供多大的益处。产妇应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这样才能做到达到营养均衡。鸡蛋每天吃一两个就可以了,最好别超过4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