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永紅路小學新校開建了嗎?”

“建在了什麼地方呀?”

“到底什麼時候招生啊?”

……

這是陽陽最近一段時間,

在後臺看到的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了。

帶着這個廣受關注的問題,

陽陽走訪了廬陽區教體局,

快看!官方回覆來了!

合肥市永紅路小學是一所有着80多年辦學歷史的合肥知名老校,原址位於永紅路37號,合肥市商業中心三孝口。爲更好地優化教育資源佈局,促進廬陽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2015年秋學期,位於永紅路的合肥市永紅路小學停止招生,準備搬遷。新建校址選在合肥市懷寧路與固鎮路交口,將於2019年建成招生。

新校區概況

據廬陽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市永紅路小學新校規劃辦學規模24個班,建成之後可招生1100多人。學校佔地總面積22318.0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068.33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12284.33平方米,地下面積4784.00平方米。

2017年11月,合肥市永紅路小學新校開工,建設內容包括,3棟5層教學樓、一個室內體育場館、一個報告廳、一個地下車庫,並將於2019年3月竣工。目前,合肥市永紅路小學新校建設正按照預定的時間節點穩步推進。2019年9月該新校將迎來第一屆新生。

永紅路小學異地新建校區,

將最大限度發揮其教育資源優勢,

爲廬陽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

廬陽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聚焦品牌特色,

堅持改革創新,主動輻射引領,

教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彰顯。

接下來,

陽陽就帶你來看看咱首善教育的風采。

均衡發展,讓廬陽教育成爲一塊金字招牌

1

推進基本均衡,初步實現優質資源全覆蓋

爲了推進基本均衡,初步實現優質資源全覆蓋,廬陽區採用 “撤弱入新、並小壯大”“整體搬遷名校”“一校兩區,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等有力舉措調整學校佈局。同時,採取“名校+新校”“名校+鄉校”“名校+弱校”的形式,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2011年以來,該區共新建名校辦分校、名園辦分園30所。

兩校五園落成推動優質教育均衡化

2

推進優質均衡,加快實現廬陽教育現代化

2014年,區委、區政府出臺《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將“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作爲今後3—5年的奮鬥目標,全面打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升級版,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追求教育優質均衡的探索道路上,廬陽區堅持“政府主導、城鄉一體、統籌推進”的原則,以“公平、質量”爲主旋律,優化教育佈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標準化建設,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打造優質學校集羣,出臺《集團化辦學管理規範》,開創享譽全國的廬陽集團化辦學模式;均衡教師配置,全面提高師資水平;以立德樹人爲根本,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目前,該區“高位均衡先導區、素質教育示範區、優質資源輻射區”的戰略發展目標已基本實現。

3

創建“美麗校園”,全面提升廬陽教育品質

廬陽區積極開展 “美麗校園”建設,堅持學校主體、因校制宜,實行美麗校園創建“一校一案”。

該區創新實施“一網一節三課堂”。其中,一網是指,構建區域課程資源網,打造區本課程,推動區域課程建設;一節是指,每年一屆的全區學術節;“三課堂”,即名校長講堂、名師課堂、德育學堂(名班主任工作坊、名輔導員工作室)。

此外,該區確立“五班五步驟”創建思路,即“智慧班級、活力班級、書香班級、溫馨班級、文明班級”;設立“師德師風建設年”;開啓“五進專項行動”,進校園、進課程、進課題、進社團、進社區;實施“千名教師夜訪萬家”,建立每月20日爲“家訪日”制度,讓教師人人蔘加、月月家訪。同時,通過“結對幫扶”“親情連線”“知心驛站”等活動的開展建立健全家校溝通聯繫機制。

全省首個公辦鄉村幼兒園

輻射引領,讓廬陽教育成爲一面旗幟

1

跨市區合作

2010年,廬陽教育輻射到阜陽市,進行“資源輸出、經驗輸出”,開始了首次跨市區合作。從2010年至今,廬陽教育年年都有“輻射點”,開創了教育共享的新局面。

截至目前,全區21所中小學、6所幼兒園與長豐縣、巢湖市、廬江縣、阜陽市、臨泉縣學校開展教育結對合作,建立獨具特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多領域、深層次的教育合作。

2

縣區合作辦學

廬陽區堅持“理念輸出、人才輸出、模式輸出、文化輸出”的品牌輸出模式,與兄弟縣區“手拉手”,一起“跑着走”。先後與長豐縣、經開區、肥西縣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舉辦45中經開區芙蓉分校、南門小學肥西縣上派分校等8所學校,共派出21位管理幹部。

2016年,安排23位專兼職督學開展6次督導評估。目前,初步達成“辦好一所學校、鍛鍊一支隊伍、輻射一個地區”目標,爲合肥教育事業貢獻了首善之區應有的才智與力量。

改革創新,讓廬陽成爲全國一流“教育名區”

1

全市首推校長職級制改革

廬陽區在全市率先全面啓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職級制改革工作,取消校(園)長行政級別,評定1-5星級校長,全面培養職業化、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校園級幹部隊伍。該區與上海市黃浦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影子校長”跟崗培訓機制。多所學校深入黃浦區學校考察學習,形成了頻繁互動、深度交流的協作共建態勢,目前兩區已有部分學校幼兒園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2

全省首創公辦早教品牌

廬陽區建成全省首家公辦早教指導中心,即安慶路幼兒園紅星早教指導中心,成爲全省公辦普惠性早教工作先行先試的典範。安慶路幼兒園紅星早教指導中心,先後舉辦各種類型公益活動100餘場,接待嬰幼兒5000餘人次。

此外,廬陽區還承辦了全省第一次早教工作現場會,積極開展廬陽區戶籍0-3歲嬰幼兒免費公益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該區成功研發並由安徽少兒出版社出版的《1-3歲幼兒親子活動指導與設計》,填補了安徽省學前教育教材空白。

全省首家公辦早教指導中心

3

全省首建學前教育互動發展聯盟

廬陽區在全省率先組建“學前教育互動發展聯盟”,依託省市一類公辦園,將轄區147所幼兒園及看護點結成9個“學前教育互動發展聯盟”,形成管理網絡,不斷提高民辦園和幼兒看護點教育管理整體水平,被省教育廳稱爲“金字塔”式幼教管理模式。

4

全省率先啓動公民辦幼兒園之間的教師交流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廬陽區內14所公、民辦幼兒園的14名幼師“輪崗”一年。民辦園幼師在學習公辦園的管理經驗的同時,公辦園幼師也要負起督促所在民辦園“去小學化”的責任。這種公、民辦幼兒園之間的幼師輪崗在安徽省尚屬首次,該區計劃明年將擴大交流規模。

5

全省率先實現“中小學午餐服務工程”全覆蓋

廬陽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中小學午餐服務工程”全覆蓋,配套實施午間免費看護服務和下午放學後免費託管服務的“放心班”工程,解決家長後顧之憂。目前,該區已爲全區30924名學生開設了855個“午間放心班”“下午放心班”,學生覆蓋率達51.8%。

“放心班”解決家長後顧之憂

全市首推中小學午餐工程

6

全省率先推出“三名工程”建設

廬陽區在2012年實施“三名工程”(即名校長工程、名師工程、名班主任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新三名工程”,讓“名校擴張”“名師擴容”“名校長擴能”。

目前,該區已創建名師工作室22個,成員330人;名班主任工作室20個,成員300人。今年還在全省率先創建區級中學名團幹工作室1個,成員8人;少先隊名師工作室2個,成員16人。同時,該區啓動第二輪校長職級制改革,深化與上海的戰略合作,並向北京海淀區學習,讓廬陽校(園)長既有“海風”,也具“京味”,最終形成本土特色的徽派風味。

下一步,

廬陽區將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力促進教育公平”爲己任,

向全國一流的教育名區不斷邁進。

1

“幼有所育”走向“幼有優育”

廬陽區率先提出“幼有優育”,並計劃於2020年實現“三園兩覆蓋”目標,即讓老百姓上就近園、上安全園、上優質園,老城區公辦園全覆蓋,區域內普惠園全覆蓋。

2

學有所教”走向“學有優教”

廬陽區將在“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集團化辦學,保障名校引領,積極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區”。

3

推進“個性多元”發展

廬陽區將統籌推進社區教育三級網絡建設,爲轄區居民提供個性化、多層次、多類型、多內容的線上線下教育服務,打造國家級社區教育特色項目。

豐厚的教育資源,優良的辦學品質,

這麼優秀的廬陽,值得我們爲你點贊!

--END--

來源: 丁香玉

審覈 | 馬娜娜 責編 |餘挺生 編輯 | 甄瑩瑩

猜你喜歡

1.定啦,逍遙津公園將迎大變化!(內含福利)

2.重磅,國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內一項目將開工建設~

3.“水-綠-城”互通互融,廬陽將打造慢行出行品質城區~

4.接送孩子沒地停車?“潮汐式”停車區幫你搞定~

5.淮河路步行街打造智慧支付系統,用數據繪製個人“美食地圖”~

6.對不起,我要去女人街了!2800㎡美食基地,半個合肥的人都來打卡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