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上蔓延的綠色

――39位村民4年植樹180萬餘棵、綠化鹽鹼地7000畝

10月16日,在米東區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梧桐窩子村,烏魯木齊梧桐樹林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的村民們正在種榆樹。(記者宋建華攝)

39位村民,180萬餘棵樹,7000畝鹽鹼地。

“多栽樹,多造林,有好處。”米東區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梧桐窩子村村民張建中說,2014年春節,他與其他三位村民商量承包鹽鹼地種樹的事兒。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承包7000畝鹽鹼地。

這片鹽鹼地,是梧桐窩子村的集體土地。梧桐窩子村往北10餘公里的地方,便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

2015年開始,張建中帶領3位村民開始在鹽鹼地上種樹。2016年,他又聯合38位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取名烏魯木齊梧桐樹林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

填土,壓實,將一人多高的榆樹苗種好。10月16日,隨着54歲的張建中種完最後一棵樹,他和38位村民今年又種了16萬餘棵樹,綠化面積1600畝。

加上之前種活的5400多畝樹木,他們用4年時間,在7000畝鹽鹼地上,種下了枸杞164萬餘棵,榆樹16萬餘棵。

進軍鹽鹼地

爲了不再有風沙

萬事開頭難。

2014年春節,在外做運輸生意的張建中回家看望老人,有三位村民找他商量鹽鹼地種樹的事。

梧桐窩子村是牧業村,全村有集體土地18萬畝,全是鹽鹼地和沙地,由於缺水,幾乎都成了荒地。

村民張景明說,現在農村政策好,承包一塊荒地,種點枸杞、沙棗,在家門口能掙錢,還能照看老人孩子。

張建中直搖頭:“算了吧,那片地,風吹沙子飛,紅柳梭梭都不長。”

張建中自小在梧桐窩子村長大,喫夠了沙塵的苦。

張建中說:“熱風一吹,沙塵打着旋兒往村裏刮。桌子要擦好幾遍,飯碗上都是一層土。”

風沙大、日子苦,村中居民都以外出務工爲主,張建中15歲就外出打工了。

“咱這輩種下樹,說不定下一輩就不喫風沙的苦。”張景明無意中的一句話,觸動了張建中。

說幹就幹。當年,4個人就開始忙活承包土地的事。

聽說有人包鹽鹼地種樹,村民說啥的都有。“這是沙子眯了眼。”“有錢燒得慌。”……

村兩委支持張建中他們承包土地,但也提醒他們鹽鹼地上種樹不易。

2014年4月,張建中等人坐在一起簽了種樹協議。張建中說,再怎麼說,多栽樹,多造林,都不是壞事。

地承包上了,種啥樹?在村兩委和米東區林業園林管理局的建議下,他們選擇耐旱耐鹽鹼的枸杞。

當年春天,張景明帶人去寧夏考察學習技術。這邊,張建中帶人拉鐵絲網、打機井、鋪設滴灌設施。

2016年,枸杞長起來,不少村民想入夥。張建中幾人一合計,衆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種枸杞。

當年,他們聯合成立了烏魯木齊梧桐樹林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大家一起種樹。

種樹鹽鹼地

再難也要往前走

事非經過不知難。

鹽鹼地種樹,先打井,既要灌溉,還要排鹼。但打井,一要手續,二要技術。

忙活了一個月,手續批下來了。他們請來了專業打井隊打井。

“水脈不好找,深淺沒法把握,打深了,找不到水層,打淺了,不出水。”張建中說。

連續三個月,張建中跟着打井隊一起喫住,渴了喝礦泉水,餓了喫口乾饢。井打好了,張建中卻病了。

2015年4月,7000畝枸杞種上了,長勢不錯。8月份,卻來了一場連續高溫天氣。

夏天,枸杞苗三四天不澆水,就會旱死,那年夏天,高溫加熱風持續了一週。

一週裏,張建中每天都頭頂着烈日指揮澆水,但因爲溫度太高、水量不夠,他眼睜睜看着一棵棵枸杞從葉子發蔫,到枯黃。

張建中清理着一堆堆枯死的樹苗,眼淚都下來了。

“親手栽下去,每天澆水,再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這些樹,是咱的希望。”張建中說。

2016年,張建中在枸杞林修了一排彩鋼板房,大家喫住都在林子裏,還請來了寧夏枸杞大戶現場指導,枸杞也掛果了。

當年秋天,因爲品種和病蟲害問題,1600多畝枸杞要全部拔掉,不然所有的枸杞都保不住。

張建中急得一屁股坐到枸杞林裏,半個多小時沒緩過來。

從承包土地開始,大家陸續投進去近2000萬元,其中,張建中佔了一半。

這時,有朋友來勸:“那片鹼灘是個無底洞,趁早算了,給孩子們留點錢。”

在牀上躺了兩天,張建中嘴角出了好幾個大泡。起來後,他做了一個決定:賣掉房子,繼續種樹。

“錢都投了那麼多,再難,也要往前。”張建中說,“再說,從古至今,種樹,總不是件壞事。”

正在猶豫的合作社社員也堅定了下來。社員賈盛新說,這樹,咱跟着老張一起種。

綠染鹽鹼地

共享植樹播綠成果

付出總有回報。

剛栽植好的榆樹林旁是5000畝枸杞林,翠綠色的葉子間,還點綴着星星點點紅色的枸杞。張建中說:“有了樹,這片地就活了。”

如今,林子裏鳥多了,沙鼠和狐狸也有了。10月16日,米東區林業園林管理局高級工程師謝怡軍驅車前來,現場指導種樹。

“榆樹要長好,要建病蟲害隔離帶。”“種樹要掙錢,更要多到政府主動要政策。”“鹽鹼地種出的東西,鹼性大,現在講究養生,都要鹼性食品。咱要學會包裝。”

張建中都仔細記下來。他說,如今,不是他們39位村民種樹,還有了政府支持和專家指導。

梧桐窩子村村民種樹的事,得到了米東區林業園林管理局的重視和支持。他們今年種的1600畝樹,已被納入米東區秋季防護林工程中,驗收合格後,將一次性給予補貼。

張建中採摘了一把枸杞,放在嘴裏慢慢咀嚼。“明年,枸杞就進入盛果期了,就有收成了。”

按照上一次合作社社員大會意見,合作社明年將重點發展枸杞採摘項目。

“明年開春,購進一批雞苗、鴨苗,再修幾個食堂。”張建中說,“到時候,採摘、喫飯、遊玩,搞農業旅遊,不愁沒人來。”

今年秋季植樹時,張建中做了一條內容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橫幅。他說:“樹種好了,咱這鹼灘灘,要成金灘灘。”

張建中說,39個人種7000畝樹,遠遠不夠,咱這一片鹼灘種好了,還會種好多片。

米東區林業園林管理局局長鞠勝海說,村民自發在鹽鹼地上種樹,精神本就可貴,這些樹對於減少沙塵、改良土壤,作用很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