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南園林,人人都會首先想到蘇州拙政園,其實在浙江海鹽也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古典園林:綺園。綺園雖然同拙政園一樣,位列中國十大名園之一,但在普通遊客中的知名度,卻要遜色很多,有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三十年前的經典影視作品,87版《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寶釵撲蝶、小紅私語等,就是在綺園取景拍攝的。

綺園坐落在海鹽縣縣城中心區域,始建於清同治十年,即1871年,是浙江省現存私家花園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好的古典園林。修建園林的主人叫馮纘齋,出生於海鹽本土的醬油世家,後在上海經營“馮萬通醬園”。綺園雖由馮纘齋建成,園中精華卻取自另兩座海鹽私家園林:拙宜園、硯園,這是爲何呢?原來這兩座園林原屬於馮纘齋的岳父,嫁女時將兩處園林做爲了嫁妝贈於馮纘齋。在修建綺園時,岳父已經病逝,舊有的兩處園林此前已遭兵火毀壞,馮纘齋集兩園山石精粹,並添置一些太湖石,在自家大宅後方修建園林,新建的園林採用了原來花園中的古樹名木和大量假山石,不僅有故園的風姿,也繼承了拙宜園和硯園的精華,取名綺園,意爲“妝奩綺麗”。

《紅樓夢》原著中,寶釵撲蝶與黛玉葬花是書中最經典橋段,而1987年播出的央視版《紅樓夢》中寶釵撲蝶、小紅私語等,就是在綺園的滴翠亭取景拍攝的。這座位於花園東側的小亭子,原本並沒有名字,拍了這幕戲後,便沿襲了劇中的名字,亭中牆壁上,還掛着當時取景時的劇照以及文字介紹。

滴翠亭前,巧遇兩位越劇老師,在教導有興趣的遊客學唱越劇《紅樓夢》中的著名唱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滴翠亭旁邊的四劍橋,劇中寶釵從橋上走過。所謂“四劍”,是指四個瘦削如劍般的橋墩,直插池水以探其深,成爲綺園十景之一的“四劍探水”。

罨畫橋,綺園中唯一一座拱橋,橋拱較高,橋洞也寬,造型精美靈秀。87版《紅樓夢》中林妹妹和寶哥哥曾在此互訴衷腸。

罨畫橋旁,停泊着一艘烏篷船,四周遍植古樹名木,鬱鬱蔥蔥。

綺園中有大量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山上亦古木參天,遊人可拾階而上,漫步在假山之上,從不同視角欣賞園林景緻。

高低錯落的假山,與池水一同劃分了園林的內部空間。隨着假山上的小徑漫步,移步景異,時而穿梭在山洞中,時而又置身山頂之上,還有小橋連接着不同的山頭,可謂曲徑迷離,令人琢磨不透。

山坡上濃廕庇日,偶然間還會出現不同的休憩平臺,石凳、石桌置於其上,遙想當年的園主在此小憩,仿若過着詩意般棲居的生活,令人羨慕不已。

曲橋跨水,軒廳隱林,正是綺園十景之一的“潭影九曲”。

罨畫橋旁,漢服妹子顧盼生輝、笑靨如花,讓人感覺好似穿越了時空。

與傳統江南園林中,園中有宅、宅中附園,宅院結合的佈局方式不同,綺園爲前宅後園式,一道月洞門隔開了佔地約15畝的後花園,這樣的好處就是園林可以更大,造景的發揮空間也更大,花園中除了幾處小亭及水榭外,全是山水景緻,別具特色。

跨過泥香亭,就到了宅院建築部分。

宅院位於園之西南,現存共三進。照片中的磚碉樓位於第三進,是原始保留下來的,上書着:竹苞松茂,寓意着人丁興旺。

二進中著名的“三樂堂”,作爲馮家接待訪客的場所,建築內復原了當時的一些生活場景。

綺園“水隨山轉,山因水活”的園林景緻,需要細細遊覽才能品出其中真諦,我也是第二次來這裏,纔開始真正喜歡上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