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週四,英國《金融時報》發佈報告稱德意志銀行計劃發行30至100億歐元新股用於與德國商業銀行的合併,兩銀行股價隨即雙雙下跌。雖然德意志銀行此前業務重心放心放在全球交易,而德商行則在國內市場,但兩家銀行一旦合併,部分重疊業務將會產生冗員,勢必會發生裁員。

德意志銀行(DB)的合併進程又一次遇阻了。

週四,英國《金融時報》發佈報告稱德意志銀行計劃發行30至100億歐元新股用於與德國商業銀行的合併,兩銀行股價隨即雙雙下跌。據悉,此次融資規模預期爲兩銀行合併後市值的40%。

自從有合併的消息傳出後,德意志銀行與德國商業每一個親密舉動都有會招致口誅筆伐。此次傳聞導致德意志銀行股價在當日下跌4%,德國商業銀行下跌2%。兩家銀行頗有苦命鴛鴦的感覺。

德意志銀行(DB)合併案再受阻 難兄難弟緣何變身苦命鴛鴦?

德意志銀行發言人隨後聲明,管理層並未就可能與德國商業銀行的合併商討過任何增資計劃。另外,德意志銀行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會與德國商業銀行合併。此番聲明多少有些欲蓋彌彰的感覺。

難兄難弟變苦命鴛鴦?

作爲德國第一和第二大銀行,德意志銀行與德國商業銀行最近一年都過得並不好。去年一年間,兩家銀行的股價都下跌超過35%,德國商業銀行股價更是自2008年初以來下跌愈90%。這背後是兩家銀行糟糕的財務業績:德意志銀行在2015年至2017年間連續三年虧損,直到去年才終於扭虧爲盈,錄得淨利潤3.41億歐元;德國商業銀行近年的利潤率亦一直呈現下跌趨勢。2017年,德商行實現淨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44%。

如此不堪的成績讓德國政府也不忍卒讀。於是德國政府做媒,爲兩家銀行牽線搭橋,主張讓兩家銀行合併。

預期合併後,新銀行的總資產將達致1000億歐元。屆時,銀行將成爲繼滙豐及巴黎銀行之後的歐洲第三大商業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管理委員會在上週曾發佈聲明確認正與德國商業銀行就可能的合併進行談判,並稱合併可以改善銀行增長前景及獲利能力。

若回顧德國商業銀行此前的增長,則不免真有些慘淡。2007年,德意志銀行的資產爲2萬億歐元,市值接近500億歐元。而到今年,銀行資產縮窄6000億歐元,市值下跌60%。而德商行2007年市值爲170億歐元,當前亦已縮水一半。

據德意志銀行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普通員工獎金池被削減至19億歐元,下跌14%。其中,"一些紐約和倫敦的銀行甚至沒有獎金。"除盈利有限外,德意志銀行囊中似乎也有點羞澀。此外,2018年德意志銀行投資銀行分部稅前利潤亦下降52%,營收下降8%,股本回報率低於1%。

考慮當前歐洲整體經濟放緩,歐央行在本月初下調今年增長預期。在此寒冬之下,面對滿目瘡痍的財務報表,兩家落魄的銀行抱團取暖,亦是情理之中。

合併飽受非議

都說婚姻背後是兩個家庭利益的博弈,對於兩家體量龐大的銀行來說,更是如此。從雙方宣佈有計劃合併開始,外界便是一片非議之聲。

最大的問題是業務重疊。雖然德意志銀行此前業務重心放心放在全球交易,而德商行則在國內市場,但兩家銀行一旦合併,部分重疊業務將會產生冗員,勢必會發生裁員。據預測,兩行合併後將會導致五分之一的員工被裁。其中,國內市場部分低薪職位將首當其衝。涉及人數達幾萬人,三萬個與併購業務有關。

針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裁員,德國威爾第工會首先發聲。代表Jan Duscheck在聲明中表示拒絕兩銀行合併,因爲合併會對"上萬個崗位造成威脅。"

潛在受影響的僱員自是不甘爲刀俎。本週三,德國商業銀行工會便對合並公開表示發對。在予董事會的信函中,工會認爲商業銀行"正深入一場難以控制的風險投資,沒有明確的計劃,沒有足夠遠見和後援。"工會還表示,部分不滿合併計劃的職員甚至已有提出辭呈的想法了。

再者,銀行合併會損害有關股東的利益。德意志銀行來自卡塔爾的股東此前便對潛在的合併表示擔心,稱如果德意志銀行爲合併而發售股票,將稀釋其所持有的股份。果不其然,幾天之後,德意志銀行將發股融資的傳言便不脛而走。

"受益"於德意志銀行近來的業績表現,卡塔爾投資者所持有股價已經下跌了三分之二。如果兩行進行合併的話,中東大亨心頭上的肉可能會被再割幾刀。大亨表示,德意志銀行需要和他們坐下來談談後,方能決定是否批准銀行此次合併。

據悉,卡塔爾股東共持有德意志銀行6%的股份。

面對外界重重阻撓,德意志銀行主席Paul Achleitner週三耐人尋味地表示現在銀行發展及盈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規模不夠大"。此外,便未作其他解釋。

Paul Achleitner表示銀行將在下個月底對合並談判作詳細解釋。

在此之前,無論外界如何作問,兩行高層估計都會繼續打太極。在未有明確結果公佈前,德意志銀行與德國商業銀行這對"羅密歐朱麗葉"似的苦命鴛鴦,將繼續苦情下去。短期而言,兩銀行合併阻力甚大,成行可能不高,正是君問並期未有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