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書法》、《中國書法報》、《書法報》、《書畫頻道》等媒體曾作專題報道,2014年、2015年分別在昆明、大理、玉溪三地舉辦個展,作品被軍事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收藏,出版《秋月春風——趙月秋書法作品集》,2015年,被中國文聯表彰爲“向人民彙報——‘文質兼美’優秀基層書法家”。對此,不謙虛地說,我只有羨慕嫉妒的份。

本期特邀顧問 張志國

編者按:推崇經典,致敬大師。中國書畫名人堂關注近現代藝術大師及當代傑出藝術家傳承創作體系,試圖以專業、客觀的報道對藝術家們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和詮釋,分享他們精彩紛呈的創作故事,再現他們真實生動的藝術歷程。

趙月秋

白族,雲南洱源人,號恬齋,軍旅十五載,供職於雲南省文聯,師從草書大家劉洪彪先生。現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雲南省文史館創作員,大理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雲南藝術學院外聘教授,雲南印社社員。2017年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項目資助,2019年獲得滾動資助(書法類唯一作者)。“批評之愛——名家面對面”·當代中國書壇青年俊彥入選作者。

書法作品100餘次在全國性書法展覽中獲獎、入展。《中國書法》、《中國書法報》、《書法報》、《書畫頻道》等媒體曾作專題報道,2014年、2015年分別在昆明、大理、玉溪三地舉辦個展,作品被軍事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收藏,出版《秋月春風——趙月秋書法作品集》,2015年,被中國文聯表彰爲“向人民彙報——‘文質兼美’優秀基層書法家”。

陳鴻翎

《向秀思舊賦並序》

《題畫詩》

《章草》

所謂“後生可畏”!常聞如是嘆,卻往往不太在意。直到老之將至,直到某後生聲名鵲起是處聽聞,直到對某後生才藝的少年老成不能理解受到驚嚇,才真正憬悟箇中內涵。

說的是月秋——

一個柔美詩性的名字,一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

名跟業本無瓜葛,偏偏月秋善書,且是狂草,箇中蹊蹺,答案是否隱藏於“剛柔相濟”的書道玄機——

否則,一場場風馳電掣排兵佈陣又倒海翻江終而霽雨飛虹的大草狂書,何以能夠於天理恣意觀宏大精微;於“軍情”險象體文情儒風?

汝具大才!這個結論下得匆忙但不無根據。一個年輕人能詩善賦本該引起關注這裏暫且不論,筆能生花,自有絕倫之處。要強調的是書藝和年齡。於草書學習,吾當“而立”之年還在“喫奶”,月秋不然,少壯之際,已是技熟法備,且狂傲姿態、少年朝氣、軍人膽識、書生禮數,一應具備。疑是“狂草”天成,否則不能“心無掛礙”。君不見:飛翰落書,一時間騰蛟起鳳浮雲驚龍遙空舞雪獸駭鴻飛……杜少陵“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描述,想必就是這番情景。對此,不謙虛地說,我只有羨慕嫉妒的份。同樣玉管在手,何故我不能墨花四濺亂墜天花所向披靡驚蛇入草讓人大呼小叫?是受制於黃魯直論草法的“左規右矩”,還是天生愚鈍意恐遲遲?不知!

吾不善草,尤羨能狂能書能神之人。爲此不以資歷論道,不信正傳途說,見好字,便心生歡喜。月秋書,如君子之身,着粗衫大袍,行磊落高義,步廟宇雅堂。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神靈快意,能不誘我乎?

薦以諸君,毋庸贅述!愛與不愛,書就在那裏!

欲交者莫忘:月秋姓趙。

(本文作者系雲南藝術學院教授,雲南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