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側切術,是指順產當寶寶的頭露出大約2-4釐米時,爲了使分娩更容易,醫生會在陰道周圍做的一個切口,能讓寶寶頭部受到的損傷減到最小。

雖然側切會對產後恢復有一定的影響,但現在,側切術在我國的順產分娩中十分常見,難道所有順產的準媽媽,都需要接受側切嗎?當然不是!小辣爲準媽媽們推薦5個良方,可以幫助準媽媽們順產時躲過一刀。

5大避免側切的好辦法

1與醫生充分的溝通

並不是所有的準媽媽都要接受側切,但有調查數據顯示,有70%左右的媽媽,在側切時並沒有得到醫生的通知,而是在不明就裏的情況下被側切了。爲了讓自己不至於糊里糊塗地被切上一刀,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

2孕晚期散步、爬樓梯、練習呼吸法

到了孕晚期,準媽媽要多散步、爬樓梯和練習拉梅茲呼吸法,這些運動都可以加強肌力,幫助生產。

3孕期控制飲食,避免胎兒過大

懷孕期間,準媽媽要注意控制飲食,減少體重增加的速度,避免胎兒過大。同時,準媽媽還要養成孕期運動的好習慣,不但可以加強體質使分娩較爲順利,還可以減少會陰被切的幾率。

4孕期會陰鍛鍊

括約肌的鍛鍊有很多好處,韌性良好的肌肉可以使分娩更輕鬆,還能阻止盆腔內器官的脫垂和老化。準媽媽可以試着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堅持8-10秒;也可以試着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一下。

5孕期會陰按摩

按摩可以增加肌肉的彈性,在國外,醫生會建議準媽媽,從約懷孕34周起每天進行會陰按摩,以增加會陰肌肉的彈性,避免生產時撕裂或側切。

三種情況下必須側切

側切能有效地幫助分娩,準媽媽不能一味的拒絕。當出現以下3種情況時,準媽媽就應配合醫接受側切。

1、35歲以上的高齡準媽媽,或是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的高危妊娠時;

2、若子宮口已開全了,但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有明顯的缺氧現象,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時;

3、如果準媽媽的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爲了防止分娩時會陰部嚴重的撕裂,必須儘早做側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