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汽新能源Aion LX在續航、性能、設計、科技幾個維度上所表現出的能力的確讓人感到了驚訝,而25萬元起的預售價在我看來已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但不知道作爲消費者的你,又怎麼看待呢。自GEP平臺第一款產品Aion S發佈以來,就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這次Aion LX的推出,除了簡單地補全了產品序列外,還重新定義了純電動SUV的最長續航里程,意義重大。

2019年8月19日,廣汽新能源GEP平臺的第二款產品——Aion LX,終於公佈預售價,兩驅基準版25萬元起、四驅基準版30萬元起,預售期內下訂車主享包括6次免費充電在內的專屬權益。

自GEP平臺第一款產品Aion S發佈以來,就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這次Aion LX的推出,除了簡單地補全了產品序列外,還重新定義了純電動SUV的最長續航里程,意義重大。全球純電SUV之最 NEDC 650km的續航怪獸

650公里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讓Aion LX未上市,已火爆!5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如今新能源領域的一道坎,能達到的產品可謂鳳毛麟角,更別說650公里。將其比喻爲"續航怪獸"絲毫不過分,要知道被視爲標杆的特斯拉Model X P100D長續航版本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也僅有575公里!

爲了達成650公里的續航里程並不簡單,不是光靠堆積電池容量就可以。因爲隨着電池容量的上升,車輛重量也會隨之上升,超過了一定限度後繼續堆積電池只會對續航里程帶來負面影響。好比一個穿越無人區的探險者所揹負的行囊,並不是裝的東西越多越好,超過了一定量之後將會不堪重負,所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可想像一下壓縮餅乾的原理)纔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Aion LX 使用了寧德時代最新的NCM811三元鋰電池,其能量密度可達180Wh/kg,同時得益於GEP 2.0平臺,使整車重量得以降低,重量分佈、結構佈局更合理,從而達成15.8kWh/100km的電耗數據,這也是Aion LX超長續航的本質原因。

3.9秒破百 性能出色

3.9秒破百的成績其實在純電動車中並不罕見,但要知道這可是一輛續航里程650公里的純電SUV,僅整備質量就已高達2445kg。通常爲了更好的續航里程,工程師會在性能方面作出一定的妥協,但明顯廣汽並沒有在這方面放棄太多。

Aion LX採用了雙電機方案,前後軸各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電機,電機最大功率爲150kW(204Ps),綜合最大功率300kW(408Ps)。其實這是一個較爲奢侈的方案,廣汽完全可以把後軸電機換成性能相同、成本更低、能耗更高的異步電機。因爲幾乎所有搭載了雙電機的純電動車,在正常行駛時所依賴的都只會是前軸的電機,後軸電機更多擔當的是一個補充動力儲備的角色,並不會長時間運轉,所以能耗高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這也是當前蔚來ES6、特斯拉Model 3所使用的解決方案。

而且同步電機有一個很奇怪的特性,雖然它在運轉時能耗比異步電機要低,但是在空轉時卻會產生少量的能量損耗,而異步電機空轉時不會產生任何的能量損耗。所以基於我個人所推測,廣汽工程師應該是使用了一款效能超高的同步電機或者是在後軸電機上加入了一組離合器,只有在高動力請求時纔會結合,正常行駛時脫開讓後軸電機停止運轉。外觀設計

外觀方面Aion LX延續了Aion家族式風格,前臉部分的封閉式中網鍍鉻飾條與大燈連成一線,體現出科幻感強烈的視覺元素。Aion家族式設計一大特點是既要突出新能源車所帶來的科技感,也要兼顧傳統燃油車的審美,保留了類似於傳統車型的格柵設計,帶來更好的橫向視覺擴展和縱向的立體層次。

這一點已經在Aion S廣受好評的外觀上得到印證,所以我們能夠看到Aion LX在新能源SUV陣列當中,外形依舊出類拔萃。

車側則採用了簡約化設計,一條筆直的腰線貫穿側面,直達尾燈處。Aion LX採用了時下最爲流行的隱藏車頂設計,增添車輛的時尚感,並讓車輛視覺重心更低,SUV體型天生的大輪拱讓輪眉接近於車身的1/2高度,獨居運動跑格。傾斜的D柱帶來極佳的溜背效果,類似coupe的車頂弧線動感十足。

輪輞造型方面採用了複雜的幾何拼湊,造型非常大膽,科技感滿滿。Aion LX車身長寬高分別是4786×1935×1685mm,軸距達到2920mm。

車尾造型偏向運動化SUV風格,貫穿式尾燈突出於車身,立體感十足。保險槓位置大面積亮黑色飾板與車頭呼應,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反差,突出了SUV的身份。

車聯網生態系統

廣汽新能源Aion LX全球首次採用了支持5G技術的以太網整車架構,並率先搭載了廣汽集團最新智能科技成果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該系統包括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和ADiGO智能物聯繫統3.0兩大板塊。

結語

廣汽新能源Aion LX在續航、性能、設計、科技幾個維度上所表現出的能力的確讓人感到了驚訝,而25萬元起的預售價在我看來已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但不知道作爲消費者的你,又怎麼看待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