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頂峯已過。正逐步走向低谷。第一,真正的動畫大師退休的退休,隕落的隕落。後繼人才匱乏。第二,新興導演的商業化嚴重,缺少沉澱,爲了迎合受衆需要,大量賣肉賣腐。第三,上游市場質量下降。作者缺少深刻思考,整體感覺浮躁。關注的不再是人類共性,不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東西,創作出來的東西日漸狹隘。這一點影響它的全球傳播。

第四,新興市場崛起。尤其是國漫的異軍突起,這對日漫在中國傳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但國漫剛起步,存在的問題不比日本少。綜上,日本動漫產業頂峯已過。但成熟的市場,過硬的技術,註定它還會在動漫界聳立很久。

網友二:剛從日本秋葉原回來,日本的動漫是一種文化,不僅僅是我們國家所謂的作品,日本的動漫在日本是一種文化,根深蒂固,這種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源於日本人的嚴謹認真的態度,盜版在日本是完全看不到的,他們認爲盜版和抄襲是一種非常羞恥的事情,這也是動漫能不斷有各種各樣的精彩的內容出現,而不只是面對小孩子。

網友三:日本動畫業是否已經達到了頂峯?NoNoNo,不可能的事。

難道你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嗎?不然也該聽說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哈哈,當然後面這一句是來搞笑的,但不可否認,這就是事實,就是實力的見證,對的,就是說日本動漫產業已經碰到了天花板,到達了頂峯,是錯的。

這就好比美國好萊塢的電影產業,誰能夠預料到他們到底還要存活多少年?領先世界多少年?誰能說到他的作品哪一部是封頂之作?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切都是一個迷,只要有人類的存在,科技就會發展,而科技的發展就會帶動電影產業的發展,給電影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那麼動漫其實也差不多道理 ,CG技術發展也會爲他們帶來更多的效益,動漫即使有好的改革 ,也會往好的方向改,不會走向沒落的另一方。

網友四:日本動畫在精神層面早就坍塌了。龍珠,不斷超越自我的奮鬥,聖鬥士,責任忠誠與意志,機器貓,童真,奇思妙想。浪客劍心,爲了所保護的人,戰鬥到底。gto,小混混爲理想而奮鬥等等等等,看似消遣時間的漫畫,實際上滿滿承載的正能量。後來的漫畫……單純的消遣而已,精神層面真的不值一提。

網友五:頂峯這個概念其實很難在當下界定,除非時間的區間已經封鎖,不再有後續的延展,否則我們永遠不能咬定哪裏就是至高點。

在觀衆看來,之所以日本動畫似乎已經在頂峯了,一個是因爲伴隨經濟不景氣的業界不景氣現象,這種浮躁甚至透過作品如此直白地傳達出來,一個則因爲成熟的日本動畫似乎在大的突破上面臨壓力,也就是所謂的身處高原,再高不易。但是我想伴隨着新一輪vr等未來技術的發展,二次元本身不是沒有繼續延伸發展的空間,而日本作爲動畫界一大翹楚,自然也還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另外,對於頂峯這個概念,我覺得本身也可以細分爲很多小項,比方說藝術頂峯、人文頂峯、思想頂峯、技術頂峯等等,儘管最近的一些作品可能讓我們覺得在劇情和內涵上不那麼可圈可點,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即日本動畫的精緻度似乎還在不斷一路拔升,無論是京紫也好,最近的輕羽飛揚也好,我想我們都還能看到某些動畫製作公司與團隊精益求精繼續前行的狀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