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攝的前一晚,李冰冰建了微信羣,把攝影師、造型師和化妝師都拉了進來,她形容這個溝通過程是“高手過招”,大家互相碰撞,纔會出好東西,把不可能變爲可能。李冰冰的認真甚至可以用“極度”形容。

如果有平行時空,李冰冰想對那些幫助過她和她幫助過的人說:“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時間賦予她遼闊,與她一路互撐到底的情誼驗證了時間的長久;女子力特有的韌勁讓她自知,化作“ 底氣”使她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判斷;經驗也讓判斷有據可依,她相信憑藉當下的“ 一己之力”伸出援手,就更有無限可能,無論有沒有勝算。

李冰冰

李冰冰的認真甚至可以用“極度”形容。

超過6個小時的拍攝,事無鉅細,只要有機會,她都親自“上手”—照片中的兩個頭飾,都是她和妝發師在現場製作完成的,黑色綢布的質地做不到挺括,倆人硬是就地取材,找來一根吸管作爲支撐。當拍攝結束,高度緊繃的神經鬆下來,李冰冰才覺出餓,工作人員遞來裹在保鮮膜裏一口一個的“包飯”,這個食物的製作創意也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拍攝的前一晚,李冰冰建了微信羣,把攝影師、造型師和化妝師都拉了進來,她形容這個溝通過程是“高手過招”,大家互相碰撞,纔會出好東西,把不可能變爲可能。不停圍繞在身邊的 “聲音”,或是建議或是請教,思維的碰撞在李冰冰的身上格外突出,她把自己融入感興趣的年輕一代中,成爲他們的主導者亦或老師和後盾。

於是拍攝當天,“和頌”的大本營裏跑來了大批 “取經”的工作人員,清一色的女孩兒們圍在現場,滿滿當當,李冰冰倒是十分樂此不疲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這場“傳道”與“解惑”中,她坦誠地徵求每個人的建議,甚至連封面誕生的環節也要通過二選一的“快速站隊”來決定,當聽說來了很多95後的新人時,她也毫不掩飾自己驚訝的神色,同時又特別好奇她們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從前浸泡在工作裏終日忙碌,李冰冰坦言自己錯過了許多。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專注和投入能夠感染和幫助身邊更多的人。

李冰冰

授以漁 ,給之助力

妝發前,當日的主力創作成員聚到了化妝間,李冰冰想再和大家溝通一次。她相信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要還有一絲扭轉和創造的機會,就要不遺餘力地做。“在你真的覺得無望了、沒戲了的時候折騰折騰,就會有不可預見的驚喜出現。大家的力量是無限的。”李冰冰說。有時候一個人的創造,不如衆人拾柴火焰高。

李冰冰

比起不斷重複講述過去20年發生的故事,更多時候,李冰冰更希望透過客觀看到當下的自己,他人的“映射”像是自己最真實狀態的一面鏡子,但很可惜,這場交流發生的如同靈感的迸發一樣“ 突然”,筆者未能看到。雖然同事提議用視頻記錄來彌補一下,但李冰冰依然有些不甘心:“ 現場感和回頭看視頻還是兩回事兒,應該讓人家切實地來感受一下, 這比說多少話都有用。” 她態度堅定,言辭卻溫和,不難看出,她是真的在乎;但同時她又是感性的, 照顧到大家的情緒也同樣放在心上。接着一段聲稱要扣工資的玩笑話,又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一人200,自己交,本來想着(扣)100來着,太生氣了~”

這是被外界熟悉以“嚴厲”律己律人的李冰冰,又是身爲大家長照顧所有人的“冰姐”。拍雜誌不簡單是演員擺pose,妝化造型負責搭配,攝影師按動快門的一個過程。“我讓他們(工作人員)來,就是讓他們看,讓他們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李冰冰都不想放過,這是她認爲成長最好的土壤。而更深刻的經驗,李冰冰更希望通過“授以漁”的方式,爲他們創造良好的實戰環境,給他們的成長以助力,讓他們自己通過觀察習得。不知不覺這已成爲李冰冰的本能,不僅停留在職業層面,也延伸進了生活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