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導彈的特點就是:命中率高,威力大,射程遠,不過也存在一些缺點,容易干擾,成本高,可靠性不足,隨着技術的進步,其性能也越來越好。反坦克導彈技術在近年已出現新變化,型號越來越多,其中之一,輕型化爲一個主要的方向。

以前反坦克導彈都相當重,這對於步兵來說,相當的麻煩,如今出現了單兵攜帶與使用的反坦克導彈。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美製“標槍”,全重只有22.7公斤,其中導彈本身重11.8公斤,發射管重4.1公斤。“標槍”具備發射後不管,以及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不僅美軍列裝,也先後出口多國。

2014年時,中國也推出自已的“標槍”導彈:紅箭12,特點:一,重量輕,全重僅22公斤,二,射程遠,可達4000米,三,威力大,破甲深度達合1100毫米厚度的裝甲。目前紅箭12已列裝我軍部隊,同時也供出口,多次出現在國際展會上,現在可以證實的,它僅出口給中國的老朋友:巴鐵。今年的巴斯斯坦國慶閱兵式上,巴方第一次展示了其列裝的紅箭12。這對於巴方意義不小,原本巴方很想獲得美製標槍的,可惜美國根本不願意出售,現在巴鐵終於如願意擁有一件利器,其威力雖以摧毀對手的俄製T90坦克。

紅箭12的設計與美製標槍非常接近,結構基本一致,都採用一次性的發射/包裝管,制導系統都採用了焦平面熱成像尋的器和圖像識別處理,但是重量不一樣,前者導彈加發射管達到17公斤,後者不到16公斤,直徑也不一樣,達到180毫米,後者直徑僅爲142毫米,只能是由於發射控制系統更輕,纔將總重量降到僅22公斤。

紅箭12導彈更粗更重的原因很簡單,爲得提升導彈威力,據稱靜破甲深度達1100毫米,遠超“標槍”的750毫米。同時,它也具備與標槍一樣的攻頂能力,即採用特別的彈道,直接攻擊坦克的頂部,也是坦克防守最差的部分,最薄處幾十毫米的裝甲。除了坦克,它也可以用於摧毀工事等目標。由於導彈的紅外製導系統相當昂貴,爲節約成本,我們又開始一種廉價的型號,即:電視制導型,主要適用於晝間作戰,白天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4公里,與紅外製導型並無區別,但是在夜間條件下,其最大射程下降至2公里。也因此,紅外型與電視型爲混合列裝,以適應不同的情況。

無論採用那種制導系統,都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發射後不管”導彈,發射後不必需要射手引導,射手可以快速轉移,或準備發射下一枚,這是中國製造的第一款擁有此功能的導彈。紅箭12的重量爲我軍現役反坦克導彈之中最輕的,整個系統22公斤的重量,令其可以配發給步兵分隊,其整套系統由一枚管裝導彈與控制系統組成,此外可以再帶幾枚備用導彈,其性能完全可以代替現有的紅箭73反坦導彈及120火等反坦克武器,實現我軍步兵反坦克火力的全面升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