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已經前往貴陽航發研究所,和貴陽航發相關人員討論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按照其提到的消息來看,這次提出的發動機項目很可能就是渦扇19“黃山”型發動機。渦扇19是一款推重比達到11,推力在11噸以上的新型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作用就是在FC31等戰機上使用,而這款戰機毫無疑問是和殲15一樣爲海軍準備的,畢竟空軍目前已經擁有了新一代的殲20戰機。FC31確實是一款比較合適的海軍艦載機,且作戰能力並不弱,整體性能和美軍的F35基本相當,也遠超英法等國研發的下一代戰機,但任何一款發動機的研發都需要發動機的支持,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FC31之所以現在的作戰能力還略有不足,主要原因就是發動機方面不足,目前這款戰機使用的發動機是俄羅斯的RD33MK型,即使後來的型號也只是裝備了渦扇13改型發動機,渦扇13改進型的極限也就是推重比達到了9,推力爲10噸級,這種發動機是無法滿足第五代戰機使用的。但FC31換裝新型發動機以後就完全不同了,這款發動機如果能達到12噸的推力,那麼2臺發動機就能有24噸,美海軍的F35戰機目前改進後的發動機爲21噸推力,其最大起飛重量就達到了33噸,24噸的發動機在海軍戰機上,至少可以支持35噸的起飛重量。

這種起飛重量可以讓FC31達到1500千米左右的作戰半徑,必要情況下,能通過外掛+內部彈艙的模式攜帶4枚反艦導彈和6枚空空導彈,雖然這種情況下最多隻擁有800千米上下的作戰半徑,但配合射程達到400千米左右的反艦導彈,其打擊範圍也能達到1200千米上下,這已經足夠我軍航母保證優勢了。且如果新一代發動機研發完畢,那麼FC31完全可以在2到3年內測試完畢,測試完畢以後即可生產8到10架驗證機進行試飛測試,測試完畢以後即可交付,我軍新型航母已經開始製造,預計在2022年左右下水,在2024年左右交付,目前還有6年時間可以研發新一代艦載機。

殲20上艦並非不可能,但殲20一方面是產量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空軍目前急需第五代戰機,短時間內是很難保證海軍也使用殲20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自然只能另起爐竈想辦法,而FC31+渦扇19發動機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FC31雖然之前是一款外銷戰機,但外銷轉自用並非沒有,例如之前的L15戰機,就是一款外銷戰機,但最終因爲性能優秀,我軍目前已經採購了上百架,FC31也完全有可能做到。對於我軍而言,多一款戰機並沒有什麼壞處,多條腿走路總比只用一條腿走路要好得多,尤其是在海軍和空軍的不同的需求下,研發幾款先進戰機,實際上能更有利的保證部隊戰鬥力,這也是美軍的做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