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思考理論問題的初衷,是爲了說服讀者,只有從語言系統內部着手論證——核心是圍繞着詞的分佈,也即找到某詞及其各義位的分佈特徵,這樣的考證纔是可信的。2007年至上海大學文學院任教,兼任中央財經大學CEMA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北京大學中文系名家學術講座

關於語法-訓詁相結合注古書的幾點思考

——以《論語新注新譯》的幾處考證爲例

主講人:楊逢彬 上海大學文學院 教授

主持人:宋亞雲 北京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

時 間:2019年4月3日(週三)18:30-20:30

地 點:北京大學第一教學樓208教室

主講人簡介

楊逢彬,男,1956年生,湖南長沙人。1978年春入大學(77級),1981年底獲醫學學士學位。先後師從夏淥教授、郭錫良教授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起任教武漢大學中文系,2003年任教授。2007年至上海大學文學院任教,兼任中央財經大學CEMA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著有《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獲王力語言學獎。近年出版了《論語新注新譯》《孟子新注新譯》等著作。

講座提要

首先,是先這樣做了,才思考理論問題的。其次,思考理論問題的初衷,是爲了說服讀者,只有從語言系統內部着手論證——核心是圍繞着詞的分佈,也即找到某詞及其各義位的分佈特徵,這樣的考證纔是可信的。第三,可信,是因爲某詞及其各義位的分佈特徵是與該詞的各義位高度契合,可以說是一對一的;也即,某詞及其各義位的分佈特徵,是該詞及其各義位的標誌牌或身份證號碼。第四,科學研究講求可重複可驗證、具有可操作性,我們的研究就是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後,用《論語新注新譯》中一組考證實例來說明以上幾點。

編輯:湛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