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蒙牛乳業(2319.HK)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據中報披露,2019年上半年蒙牛實現銷售收入398.572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0.769億元,同比增長33%。

  高質量的增速動能,來源於產能的有力保障。中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蒙牛於全國共設有生產基地43個,在新西蘭、印尼共設有海外生產基地2個,年產能共爲1027萬噸,比去年同期的900多萬噸有大幅提升。

蒙牛2019中報:佈局全球產能 保障增長動能

(蒙牛呼和浩特和林基地)

  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蒙牛進行了新一輪緊鑼密鼓的產能佈局。5月底,蒙牛河南焦作乳品飲料基地舉辦奠基儀式。建成後,該工廠將成爲蒙牛集團最大乳製品生產加工基地,形成日處理鮮奶1000噸的產能。6月,蒙牛集團西南高原特色奶業全產業鏈項目及雲南陸良萬頭奶牛養殖項目正式開工。同月,蒙牛與唐山市政府簽訂了“深入合作打造百億乳製品產業集羣”戰略框架協議。

  蒙牛最新產能佈局的邏輯,是以高質量發展引領行業、帶動區域、提升活力,踐行產業集羣式增長路徑。

  以蒙牛焦作乳業爲例,經過十幾年深耕,已經在市場、管理、人才等領域完成了區域性積累,高質量發展的勢能帶動下,到了實現跨越發展的新階段。新工廠建成後,一個百億規模的蒙牛產業集羣將出現在中原地區,拉動河南地區奶源佈局、豫北地區配套包裝、物流倉儲、牧草種植等全產業鏈發展,並將有效促進蒙牛佈局中原、擴大南方市場的戰略目標。

  縱觀蒙牛產能的區域分佈,華北、華南地區支柱產業以“雁陣”式引領發展的蒙牛產業集羣模式已經出現,而在西南、西北地區,蒙牛的產能佈局亦體現出強輻射力的特質,發展速度亦出現了蓄力-發力-疊力加速前進的態勢,在這些區域,蒙牛以其支柱產業帶動生產、投資、科技、資源、知識產權、勞動力等產業要素集聚,以渠道下沉打通流動性,形成緊密連接而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有體量、有縱深、產品多結構、生態位跨度大,在此基礎上建構出一個高鏈接性的蒙牛產業平臺。

蒙牛2019中報:佈局全球產能 保障增長動能

(蒙牛雅士利新西蘭工廠)

  通過實現產能佈局的“雁陣”式發展,在經過深度整合後,對蒙牛而言,將有助於蒙牛在產業鏈上向上遊奶源和下游渠道兩個方向延伸,爲未來的高質量、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中國乳業而言,將有助於長期綜合效應加速顯現,促進產業大循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經濟與工業經濟的融合發展。(CI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