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崇禎帝自己被打臉了,那就和毛文龍被殺不可同日而語了,當然要殺袁崇煥解氣。問袁崇煥對中國的破壞力有多大,有點子虛烏有,一個鎮邊統帥既沒通敵叛國又沒導致亡國,他的功過哪裏比得上頂頭上司崇禎帝。

在崇禎朝務必官職別做的太大,因爲結果經常讓人很不愉快——掉腦袋。翻開崇禎朝的歷史書,我們可以看到一長串的名字,有熊廷弼、王化貞、楊鎬、楊鶴、楊嗣昌等等,他們要不就死於冤案,要不就死在崇禎一紙詔書,要不就是畏罪自殺。而袁崇煥身上又有怎樣的功過是非呢,爲何會被崇禎帝凌遲處死?

袁崇煥和崇禎帝算是相輔相成、相愛相殺的兩個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了,幾百年來,他們的功過是非,從來都是衆說紛紜。在這樣的歷史迷霧中,我們該如何探究就是值得謹慎的事情了。

當年清軍入關,是打着替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所以清朝對崇禎帝是持讚揚的態度的,順治甚至還爲此跑到崇禎帝墳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大哭一場。等到了康熙時期,覺出點味道來了,再怎麼說崇禎帝也是大明最後的皇帝,這要是一個勁的誇他好,那豈不是大清的統治就存在悖論了嗎?但是哭都哭了,又不好直接潑髒水,罵崇禎帝昏庸。那乾脆就拿袁崇煥切入,崇禎帝不是殺了袁崇煥嗎,那現在我們就宣揚袁崇煥是大功臣、大英雄,崇禎帝當年殺錯了,這樣崇禎帝的一世英名不就出現污點了嗎?於是崇禎帝的形象就是一個很勤勞、很節儉,但是能力不夠的一個君主。

袁崇煥之過

袁崇煥被定下的兩個罪名,一是與清軍勾結,二是殺死毛文龍。第一點雖然感覺有些莫須有,但是袁崇煥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崇禎帝被圍了長達七個月,周圍京畿之地被洗劫一空,以崇禎帝的性格能不問責?

第二袁崇煥殺毛文龍到底是對是錯,毛文龍到底有沒有準備通敵叛國?這一問題簡直是議論的焦點,哪怕是對這段歷史深有研究的史學專家對於袁崇煥殺毛文龍這件事也是爭執不斷。其中有兩點值得表述的,第一就是《滿文老檔》裏的《毛文龍來信》這投敵的信到底是不是毛文龍寫的,如果是他寫的那罪名就成立了,如果不是他寫的,那就值得玩味了。毛文龍後期確實沒有主動出擊,擁兵自重是有的,畢竟有軍權的軍閥都有割據一方的想法,毛文龍應該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麼說,袁崇煥假借旨意私自殺了和他同級的毛文龍,這個問題確實非常嚴重。

亡國君崇禎

在我看來,崇禎帝的問題要更加嚴重,自己用人失察,現在被清軍圍城,總不能下罪己詔,承認是自己錯了吧。那就只好殺了袁崇煥來給自己背黑鍋。哪怕是袁崇煥指揮的寧遠、寧錦、廣渠門大捷,以一己之力挽狂瀾,力保關寧防線不失,就算是越權擅殺毛文龍,崇禎都忍下了。現在崇禎帝自己被打臉了,那就和毛文龍被殺不可同日而語了,當然要殺袁崇煥解氣。

其實崇禎帝在用孫傳庭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問題來了,在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第三次包圍開封時,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孫傳庭告訴他說士兵都是新招募的,不堪大用。但是崇禎帝呢,根本不管不顧,一個勁的催促孫傳庭支援開封。結果李自成大敗孫傳庭,孫傳庭連屍首都沒找到,後來崇禎帝竟然因此懷疑孫傳庭逃了,始終沒有追諡號給他。

這樣一個遇事就急、不管不顧的頂頭上司,強行干預戰事。做事前要啥給啥,出了事就馬上翻臉,把黑鍋先甩出去,這樣的頂頭上司,你遇到過嗎?問袁崇煥對中國的破壞力有多大,有點子虛烏有,一個鎮邊統帥既沒通敵叛國又沒導致亡國,他的功過哪裏比得上頂頭上司崇禎帝。說實話崇禎帝十七年的時間換了幾十個首輔,這誰能抗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