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已將過去,暑期檔的電影競爭也將宣告結束,《哪吒之魔童降世》已連續佔據了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位置,也創下了國產電影的一項新的紀錄。可以說小哪吒獨自扛起了2019暑期檔也不爲過。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憤怒的小鳥2》已經上映了半個月之久!相比《憤怒的小鳥》全球累計票房3.5億,這次的《憤怒的小鳥2》雖然在口碑上反超第一部,但票房似乎沒有那麼可觀。

爲什麼《憤怒的小鳥2》贏得了口碑,卻輸掉了票房呢?曾經全球數億人都在玩着《憤怒的小鳥》,一種打“豬頭”,挑戰更高分數的遊戲。當這款遊戲快走下神壇的時候,推出了電影版《憤怒的小鳥》。但是2016年的這部以遊戲爲背景的電影改編並未被觀衆所認可,劇情太過單調,有種賣情懷騙票房的嫌疑。

與第一部不同,《憤怒的小鳥2》有了很大的升級,不僅一改第一部的劇情缺陷,還加入了許多成年梗,相親大會,特洛伊“木鷹”等等,場景及角色設計也貼合電影風格。但是《憤怒的小鳥》的遊戲早已不像3年前那樣火熱,人們對它的關注度早就下降了。

而且Rovio工作室沒有像迪士尼等好萊塢工作室一樣,把自家的動畫賦予一個深層的命題,而且它還試圖打破好萊塢在形式上的自我禁錮,於是很多觀衆在看到裏面的大鬍子豬頭時,總感受到一種影射,這也進一步壓榨了觀衆對它的好感。但把它單純地當作一部僅供娛樂的“爆米花電影”的話,它無不顯示着輕鬆和愉快。作爲一部喜劇片,不會燒腦,娛樂性很強,鋪天蓋地的笑點已說明它已達到同類型影片的及格線。但是大部分的劇情都太低齡化,有些笑點也比較尷尬,這也導致它的受衆面可能不會很廣。

與此同時國產動漫電影的崛起,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全職高手之巔峯榮耀》這兩部國產電影分流了市場。國內觀衆不僅僅是受到“欠國漫一張電影票”的刺激,更是因爲最近熱映的國產動漫把故事內核表達的十分成熟,內容深度至少隔了十部《憤怒的小鳥》。

就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爲例,每個主角都帶着各自的宿命,向死而生。導演想擊打的是全齡觀衆,那些嬉笑打鬧的段落也能催出悲情讓人淚目,打鬥場景也大氣磅礴,情緒飽滿。以致有些觀衆說,《哪吒》已經達到以後再出國產動漫都要和它對比的地步。所以國內的觀衆更傾向於我們的國漫。

《憤怒的小鳥2》是一部標準的閤家歡電影,劇情中規中矩,不需要大腦思考,觀影時只需要全程保持“哈哈哈”即可。但是也明顯地看出它已深陷“續集魔咒”,難以推陳出新。保持原有的風格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觀衆的期望絕對不會只停留在上一部作品的基礎上。況且現在《憤怒的小鳥》這個IP已經不適合繼續反覆翻炒了,《憤怒的小鳥2》票房不佳就已是預兆,市場和大衆已不太願意爲它買單了。過於依賴單一的IP難以創新的話,最終只會損耗IP。假如Rovio工作室還會推出下一部電影,希望它不叫《憤怒的小鳥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