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辛 幸谷

編輯/九月

晚上十點,杭州,五芳齋無人餐廳。疲憊的加班族終於得以抽身喫晚飯,打開手機掃描桌上二維碼,迅速點餐、下單、買單,五分鐘左右手機就彈跳出配餐完成的消息。

取代來往穿梭服務員的,是如同快遞櫃一般矗立在一旁的智慧餐櫃,客人自行前往餐櫃取餐進餐,並不需要過多的交流和時間消耗。

從原先排十幾人長隊和冗長的結算過程,到如今利用科技升級,實現高效便捷的消費以及多樣化營銷,五芳齋站在了新零售的潮頭之上。

線下場景智慧化改造、消費體驗升級,這一切,在杭州這座新零售之城裏並不鮮見。

1

不一樣的“留夫鴨”

“你看,我是53歲。”

65歲的老趙站在一面電子屏前,樂呵呵地對老伴說。用戶只要對準屏幕微微一笑,屏幕會根據笑容的不同,檢測出年齡,並可以獲得不同面額的電子優惠券。過往的行人或者居民都不時駐足,看個新鮮。

這是位於江乾區太平門直街上,一家將近20平方米的留夫鴨社區店,也是留夫鴨在杭州落地的第一家無感支付智慧門店。

門口的大屏引入了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無人超市裏出現的“微笑打折”系統,優惠券可以在支付時直接抵用。

“有80%的客人是因爲微笑大屏被吸引進店來,再嘗試無感支付的方式。”留夫鴨門店導購員這樣告訴鋅財經。

據介紹,留夫鴨智慧門店是基於阿里雲IoT平臺,結合魔點的人臉識別和上海中卡的RFID(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商品識別,並打通口碑的線上線下營銷接口,纔有了這樣的黑科技感。

門店門口安裝了AI識別攝像屏幕,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實時捕捉顧客面部特徵及表情,精準識別到每一位顧客;通過RFID技術,給每一個商品獨特的識別代碼,顧客到店錄入人臉完成註冊,刷臉進入門店,根據喜好選購商品,再通過結賬通道,無需等待,刷臉即可完成支付,全程無感。

對於這家店周圍的人們,這成爲一件很便利的事情。在同一條街一家服裝店工作的王英,就是這家社區店的老客。她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進門挑選、再刷臉支付後出門,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時間。

“當時是想做一個客戶體驗的提升,無感就是無感知,現在支付模式已經很流暢,如何能更一步簡化,識別人臉就可以完成支付,這是我們考慮的問題。”阿里雲IoT零售業務專家陸炳舟告訴鋅財經。

除了硬件上的改造,對商家來說,通過支付行爲沉澱的數據可以幫助瞭解用戶,運營店鋪,更精準地進行商品生產。

比如,

系統知道用戶的消費歷史和購物習慣,再進行精準營銷;也會根據平時的喜好、性別、年齡和星座等發放不同額度的優惠券。

“通過技術的賦能實現精準營銷,這種能力是留夫鴨很需要,但之前並不具備的。這也是留夫鴨積極地和阿里進行合作的原因。” 留夫鴨營運經理王延勳表示。

早在3年前,留夫鴨就入駐口碑平臺,通過大數據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會員體系,並根據會員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做標籤,建立起一套會員體系。

據王延勳介紹,前端的無感體驗是其中一部分,通過支付沉澱下來的數據會進行原始積累,積累之後會通過阿里“千人千店”的營銷戰略,對客人做精準的營銷。

“例如當你的客單價在40—50元的時候,系統可能會推送滿70元減3元的券,提升你的客單價。” 口碑業務發展專家郭浩蕩透露。

經過口碑智慧餐廳的改造,留夫鴨整個購物流程從原先5分鐘縮短至2分鐘,極大縮短了消費者排隊等待時間,同時至少節省了一倍人力。

不過,無人支付並不意味着店裏沒有店員,被黑科技解放出來的收銀員暫時被安排做導購員。

“作爲社區店,如果只剩下冷冰冰的機器擺在那裏,消費者的體驗不一定好。” 王延勳說。

據他介紹,目前太平門直街上的留夫鴨是首家進行改造的智慧門店,後期還會根據這家門店的運營情況再上線其他智慧門店。

“這家門店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會做各樣的場景增量,包括我們智慧門店設備的植入,來適應這樣新的浪潮。”王延勳說。

2

“知味觀”老字號的新零售轉型

下午五點,湖濱銀泰正是熱鬧的時候。

在附近的知味觀西湖店高懸着的招牌下,小小的糕點鋪外人流密集。

18平方米的小店鋪,劃分出了三片工作區域。左邊擺着糕點樣品,牆上掛着智能雲貨架的電子屏,可以直接進入線上購買。右邊,兩名工作人員忙碌地與顧客進行交流。而工作人員的背後劃分出的區域,是爲進行現場製作而開闢的。

這家門店是知味觀電商團隊新零售的試驗品窗口,目前引入了大師現場手作、智能雲貨架、一對一導購等新零售方案。

以“傳統老店”著稱的知味觀,已在大衆恍然不覺間,加入了新零售大軍。

(知味觀總店的智慧門店試點)

知味觀電商新零售總監甘濤告訴鋅財經記者,通過現場手作,消費者能夠看到大師製作時的全部操作過程,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產品。同時,現場糕點的的製作方法、製作特點,以及大師的技藝水平都能通過天貓直播傳播。

“這些新零售嘗試的獲客效果出乎意料,前段時間幾乎每天營收都有突破。”甘濤說。

與東坡路上零零散散的行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知味觀糕點鋪門口的長隊。

有人舉着手機,利用智能雲貨架在線上下單等待取貨,但也有不少人被現場製作吸引而來,直接排隊支付。

經採訪得知,排隊人羣中不乏杭州市民,但也有爲數不少的外來遊客。

傳統味道、杭州伴手禮,這兩個標籤牢牢地貼在已有百年曆史的知味觀身上。

對於知味觀而言,吸住來於全國各地的遊客並化爲自己的顧客,是新零售體驗店最主要的定位。

除了當場打包提貨、快遞之外,一對一線上導購員是運營離店遊客的最主要措施。

儘管只有小小的18平米,但據甘濤介紹,自設立以來,門店營收從改造後營收日日攀升,在10月5日單日甚至達到了五萬五千元。

而在杭州電博會的現場,設施完善的知味觀智慧門店體驗店也吸引了很多人駐足。

除了已經落地西湖的智能雲貨架,現場還有掃碼開櫃購、天貓派樣機、雲店購、天貓展示機等多種購買方式。

(電博會知味觀的天貓派樣機)

雖然這些機器形式不同,但是都是爲了獲客。我們會繼續打造杭州伴手禮的概念,主要針對來杭州的遊客。”甘濤說。

據甘濤介紹,無論遊客通過哪種渠道發生購買行爲,都將成爲知味觀天貓店的粉絲。而線上門店不再侷限於杭州本地,而可以直接面向全國消費者。

知味觀也得以在日益龐大的粉絲羣體上,進行長期針對性運營,增加用戶黏性。

“我們還會在這些智慧設施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玩法,讓購物不那麼枯燥。” 甘濤表示。

體驗店裏,人臉識別機也是來往顧客最喜歡的設施之一。與留夫鴨“微笑打折”相似,人臉識別機以遊戲的方式檢測人臉性別、年齡,並且給顏值打分,並且針對產品作出個性化的推薦。比如,會給方臉顧客推薦方形糕點等。

(電博會知味觀的人臉識別機)

除了趣味營銷,人臉識別機可以抓取店鋪人流和測試運營服務,而測試出的一系列數據將會成爲門店改善運營的指標。

甘濤舉例,如果老人進店比例較高,研發部會推出更多適合老人的產品。但如果該門店定位是年輕人,門店就應該在營銷措施和產品改良上針對年輕化下功夫。

他表示,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知味觀的第二家智慧門店會增加更多的智能新零售設備。

而作爲零售界的新業態,新零售是否會沖淡知味觀原有的“傳統味道” ?

甘濤並不這麼認爲。

在2013年年底,知味觀就有了轉型升級的想法。

“知味觀的核心是產品,這一點沒有變。我們只是嘗試用更多的形式和碎片化的渠道展示產品,用更技術化的手段讓這批在互聯網上成長的年輕人認識知味觀。”甘濤表示,未來兩三年內,知味觀還會開出二十到三十家的智慧門店。

3

未來景區 未來已來

杭州,西溪溼地國家公園人來人往。

這個位於阿里巴巴大本營的國內知名景區,此刻正在以飛豬“未來景區”樣板間的身份,接受全行業好奇的詢問。

在中秋前夕,西溪溼地國家公園推出多項“黑科技”,其中包括智慧票務、智慧導覽 、景區大腦及旅行新零售等服務。

智慧票務主打刷臉入園,解決多次入園、黃牛票等問題;智慧導覽主打遊玩信息線上化、數據化,方便遊客遊玩;景區大腦爲景區定製大數據中心,幫助景區實現智能管理和數字化運營。

在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周家村入口,到達的遊客紛紛嘗試掃碼購票,遊客刷臉入園的速度非常快。

我用飛豬或支付寶掃一掃購票,不用排隊取票,機器自動識別,刷臉就進來了”。從山西來到杭州遊玩的遊客告訴鋅財經。

西溪溼地已經實現了所有入口刷臉入園,在不同的入口都可以進出。

遊園時,遊客可用智能化小程序智慧導覽平臺進行導遊、導覽。景區設計了不同的主題玩法,例如“打卡活動”領紅包活動,打卡就可以發放景區內商業權益,不僅可以在線下使用,還可以在線上使用,引導遊客到該場景去消費。

“在導覽這塊,對於不同的人羣,我們會推送不同的信息,比如親子游的,我們給他推薦科普路線。”杭州西溪溼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總監張明介紹。

爲了測試園區的承載力,團隊選擇在十一黃金週前推出相應的服務,在整個十一黃金週,7天購票人次約11萬人,其中6800多人使用了碼上游(掃碼入園),加上線上購票,相當於節省了1/10排隊的人量。

“園區裏面之前用的是指紋技術,用指紋技術入園非常慢,用了人臉技術以後,顯著提升了入園效率。”張明說。

在餐飲住宿遊玩的場景中,飛豬已經落地西溪景區內未來酒店的刷臉自助入住。將來,景區無人商店、智能自助售貨機和自助點餐等一系列旅遊新零售也將服務於遊客。

“未來景區希望通過技術和大數據,賦能景區徹底打通線上線下,重構景區消費場景,提升遊客體驗。”張明介紹。“ 我們跟飛豬是很深度的合作,我們會依託阿里的線下能力來拓展我們整個景區的業務,管理品質和服務。”

西溪溼地也正在新零售戰略方面進行探索,遊客將來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購買產品。同時,景區線下的零售店也將線上化。

在張明看來, 這個基礎建設現在已經落成了,就像造房子一樣,外立面和精裝,接下來會有一系列的運營活動上線、承載,他們要做的則是下一步軟裝的工作。

傳統線下場景擁抱新零售並不是偶然。

據前瞻研究院《2018年食品行業新零售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零售消費增速放緩,線上電商空間收窄、流量見頂,而以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爲代表的線下新興業態實體店在2017年坪效爲6萬元,顯著高於傳統零售實體店。

打通線上、線下的壁壘,重構“人、貨、場”,用新零售發揮線下渠道價值,已然成爲勢不可擋的新風向。

作爲互聯網的沃土,杭州本地企業結合AI、AR、VR等新技術催生了出無數新零售新物種。新零售場景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杭州的每一個角落,悄然無息地滲透進了杭州市民的生活。

老字號的電商打通線上和線下,並且利用科技實現個性化精準營銷;以銀泰代表的零售巨頭落地智能母嬰室、智能美妝間;改造後的天貓小店和新型線下超市遍地開花;而其他商業也正忙不迭地進行改造升級……

而這座敢爲人先的城市,也正以博大的胸懷容納着這株野心勃勃的嫩芽。

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新零售在杭州擁有如此豐富的形態,但毋庸置疑的是,注重消費體驗升級和更行之有效的營銷,是所有正在轉型的企業共同追逐的目標。

今年是天貓雙11十週年。阿里巴巴城市戰略全面升級,全國400座城市全面參與線上線下狂歡,這400座城市中將有12個會打造成天貓新零售的理想之城,均是以杭州新零售之城爲範本。

可以預見,當新零售模式的脈絡遍佈這12個城市之時,這一新業態也必將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燎原之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鋅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