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親回去基本上不咋出門,偶爾有幾個嬸嬸抱着孫子跑過來串門,隨口問我哥對象的情況,說要是我哥沒談對象的話可以託人幫忙介紹之類的。”(也就是問我哥結婚了沒有的意思)我爸嘆着氣說:“還沒”。

哥哥三十多了,沒有結婚,我親眼目睹了父母就在這幾年頭髮變得花白,眼裏時常佈滿血絲,習慣性緊鎖着的眉頭導致額上的皺紋愈加的深刻,時不時長長的一聲嘆息,讓人心頭一顫!

父母老實,地道,愛面子,親戚朋友包括村子方圓幾十裏以外的人都知道父母是個大好人。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和別人吵過架,就連拌嘴也沒有。對於不喜歡的人和事也是放在心裏,一句也不說。

父母一直都在外打工,今年我沒讓母親出去讓她就呆在農村老家。村裏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都出門打工了,呆在家裏的基本都是兒子已經結婚了的,或者是給兒子兒媳看娃的長輩。

母親回去基本上不咋出門,偶爾有幾個嬸嬸抱着孫子跑過來串門,隨口問我哥對象的情況,說要是我哥沒談對象的話可以託人幫忙介紹之類的。

每個村裏不乏有幾個特別愛顯擺的,生怕自己家的幸福別人看不到,非得挨家挨戶的上門彙報。

住在村頭的那叔剛剛從另一家串門出來,看見我家門開着,就抱着他的大孫子悠哉悠哉地上我家來了!

坐在客廳絮絮叨叨的說個沒完,說他兒子現在在國企上班工資五六千,各種福利待遇都不錯,他只管呆在家裏給人家看好孩子就足夠了,現在是年輕人的社會,他就剩下享清福了。

隨後就問我哥啥時候結婚?並說道:“年齡到了,該結婚了,現在女娃少,往後年齡越大越不好找,趕緊給找!”

母親心裏一直又愁又急,這下聽了更不是滋味了。

父母那一輩的人的思想就是這樣,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基本上就爲孩子而活,孩子是他們唯一能活下去的信念。

所以他們可以不比喫也不比穿,可以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可以沒有自己,但他們就比兒女,茶餘飯後總喜歡討論誰家兒子還沒結婚,誰家的女兒還未出嫁。

在村裏,父母們都把給兒子娶媳婦結婚叫“完任務”,其他人見到新郎的父母也都會說:“兒子今天結婚了,你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這下就輕鬆多了!”

“兒女結婚之時,就是父母這輩子任務完成之日”!這就是他們那一輩人的思想觀念,就像我們這代人或許可以接受孩子不結婚,可是在他們這一代,給孩子結婚就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這輩子非完成不可。

在他們眼裏我哥沒有結婚,就是我爸媽的任務沒有完成。所以已經有孫子的就顯得高高在上,感覺自己這輩子成功了,可以享清福了!

有好幾次我都聽見有人問我爸說:“你給兒子把事安頓下沒?”(也就是問我哥結婚了沒有的意思)我爸嘆着氣說:“還沒”!

父親這人心態不好,消極悲觀,還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是因爲一直以來爲我哥的事着急上火,只要是說到這事,他回來就唉聲嘆氣好幾天。不然就是託村裏的媒人趕緊給我哥說對象,立馬給我哥打電話催婚。

畢竟都是一個時代的人,又生活在一起,父母也秉承了這樣的思想。只要我哥一天不結婚他們就多一天這樣的的愁苦,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是他們一輩子建立起來的,想改都難!

上次回去,傍晚剛喫過飯,我聽見有人在唱歌,音響聲特別大,還有外面嘰嘰喳喳的說話聲。我就問母親:“外面在幹啥?”

母親說:“是隊裏給拉的音響,讓晚上都去唱歌娛樂呢。”

“那你咋不去呢”?我問母親,

母親說:“唱歌的人都是心裏高興的人!”

聽得出住在我家隔壁的趙阿姨正在唱着:“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總能成,今天是個好日子……”。

這時我突然想起,她兒子就在前不久結婚了!這時我看着母親的背影,有種說不出的心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