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整个村子脱贫的关键:他带领村民种特色樱桃,收益是普通樱桃3倍

前巴西国脚、上海上港队外援奥斯卡曾说,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能够吸引非常多的外国人来到上海生活。而在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也是不逞多让,紧紧地跟在城市身后。

一个村庄要发展就需要集体产业,集体经济的带动下才能有实现全村的脱贫。在贵州省纳雍县厍东乡陶营村徐富军大力推动村里发展瑙红樱桃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和指导下村里玛瑙红樱桃产业发现迅速,实现了全村脱贫,现在已经走上了致富路。

在贵州省纳雍县厍东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蔡安禄带领下,调研组成员见到了大家说的“玛瑙红樱桃之父”——徐富军,他推动陶营村樱桃产业发展,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

徐富军1986年从黔西南州农校园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纳雍县农业局,工作第一天被派到村里蹲点,一蹲就是两年多。回到农业局后,他响应县政府“科技人员留薪留职领办创办‘四园三场’(茶园、果园、菜园、药园,猪场、牛场、鸡场)”的号召,1990年到陶营村领办“纳雍县总溪河园艺场”。他从小在陶营村周边长大,知道这里气候、土质适合栽培樱桃,就想通过改良樱桃品种带领家乡人民致富。

有关于樱桃的品种改良,徐富军可谓是倾尽心血。首先是资金投入。投入资金要付给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办场3年,累计投资超过40万元,一直没看到收益。1996年4月,徐富军在果园里发现一株十分特殊的植株,该树结出的樱桃颗粒大、颜色好。经过仔细确认,这是一株全株变异的植株,1998年进行了高空压条嫁接试验,在5亩地上试验,1999年冬增加试验面积20亩,2000年再增加试验面积100亩。

2003年,新培育的樱桃终于挂果,当年产量达到2000多斤,批发商价格达到每斤4.5元,是传统樱桃的3倍。新培育樱桃颜色与玛瑙红非常相似,徐富军就给新品种樱桃命名为“玛瑙红樱桃”。成功培育出玛瑙红樱桃之后,徐富军大力推广,并实现产业化发展,他给周边农户免费提供玛瑙红樱桃幼苗,给予栽培、嫁接压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未来,徐富军计划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能够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