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林功夫是中華武術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中國佛教禪宗文化最爲獨特的表現形式之一,它繼承了中國傳統佛教文化中揚善除惡的道德功能,同時還具有提升人類精神品質的作用。1987年釋永信法師從釋行正方丈手中接過重任,執掌少林,爲了進一步弘揚少林功夫獨特的“禪武合一”精神,發起併成立了少林寺武術隊。

少林寺作爲禪宗祖庭和中國武術聖地的特殊地位,見證了中國武術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同時也是外來佛教文化本土化而形成的禪宗文化的例證。

少林功夫“禪武合一”的品質和內涵,是少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一千五百多年來,少林寺“武以寺名,寺以武顯”的文化特徵得以彰顯。

少林功夫是中華武術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中國佛教禪宗文化最爲獨特的表現形式之一,它繼承了中國傳統佛教文化中揚善除惡的道德功能,同時還具有提升人類精神品質的作用。

少林功夫已經成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瞭解中華武術文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佛教禪宗文化的重要途徑,並已成爲不同文化之間互相理解和溝通的橋樑。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會長宗道臣大和尚率團拜訪少林寺,這爲現代少林功夫的對外交往拉開新的序幕。

早在20世紀40年代宗道臣就曾來到少林寺學武,歸國後創辦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而後他又三次到少林寺拜訪,“少林熱”率先在日本興起。

1981年美國華林寺掌門人陳培率訪問團訪問少林寺;

同年10月,新加坡少衆山國術體會訪問團在團長謝盛煌的率領下,朝拜少林寺。

值得一提的是,分別來自東西兩半球的這幾撥訪客,都在少林寺立了具有朝聖意義的碑刻,分別以“歸山”、“歸宗”名之這充分說明,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在他們心中的神聖地位。

1987年釋永信法師從釋行正方丈手中接過重任,執掌少林,爲了進一步弘揚少林功夫獨特的“禪武合一”精神,發起併成立了少林寺武術隊。

1988年1月,少林寺武術隊改名少林寺武僧團,開始到國外進行非盈利巡演。

隨着國家改革和全球多元化時代的到來,少林寺在世界範圍內公開進行非盈利的巡演,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譽。

少林功夫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價值已被世界越來越多的民族認同,不僅成爲代表中華文化對外交流的一張閃亮“名片”,而且逐漸成爲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軟實力,充分發揮了增進人類互相理解、保持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