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我的朋友圈总是被各种数字资产占据;最近几天,各种炒鞋党突然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10年前你错过房地产,5年前你错过BTC,现在难道你还要错过炒鞋吗?”一个小朋友发了这样一句话给我,问我有什么看法,我只回了他一句:“现在的智商税也太好收了吧?”

想我们贝克链,三年来废寝忘食地搞研发,好不容易跑到了十万级TPS,正准备出山大展拳脚的时候,却发现这世界正变得越来越魔幻……

我也是一个很喜欢买鞋的人,除此之外我还喜欢买汉服,喜欢买旗袍,但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些小众圈子的玩物居然还能炒?

我之所以不认为这些小玩意儿能被炒作,是因为这些小玩意儿只能用来满足个人喜好,并不具备可炒作的价值。

最近,李宁在美国球鞋电商平台Stock X上发售了一款限量运动鞋,原价1000多的鞋,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了4万多,涨了将近40倍。

在这种愈演愈烈的气氛中,炒鞋党开始狂欢,各式各样的所谓“限量版”运动鞋居然出现了交易所,以及装模作样看起来很像回事的K线图,你们想笑死谁?

本来呢,在小众圈子里玩玩低买高卖的把戏,只要规模不做大,别引来资本的觊觎,那么随便玩玩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把这种行为上升为产业,那可坏事了。

听说炒鞋的主力是“95后”和“00后”?恭喜你们,即将迎来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价值属性

一件商品是否具有炒作价值,不是看他的上限有多高,而是看他的下限有多高。

比如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子,它的下限就是“坐拥上海城芯”。除非上海从超一线城市变成十八线小城或另建市中心,否则这套房子的价格基本不会跳水,这样的商品才具有炒作价值。

比如比特币,它的下限就是“与区块链同命运”。除非区块链彻底被抛弃,否则比特币的价格基本不会跳水,这样的商品也具有炒作价值。

比如邮票,由于智能通讯的普及,写信已经成为久远的记忆,邮票似乎用处大大降低。但邮票的发行量是固定的,有国家背书及专业防伪,也有专门的鉴定机构,这样的商品同样具有炒作价值。

上述三项可炒作商品都有一些共通点:具有高度认同感,具有随时变现的能力,无法被仿制或不易被仿制。和上述三项可炒作商品相比,运动鞋并不具备这三种要素。

保值属性

运动鞋的下限是什么呢?运动鞋的下限就是大街上“最后一天,100元3双”。你说李宁限量版有多好?抱歉,我不认为他有多好,至少舒适度并不会比“100元3双”的鞋高几个档次。

有人拿限量版运动鞋说事,认为它的存世量也是有限的,最低限度也能保值什么。对于这种言论,我只想说:你太天真了。

是的,限量版运动鞋的存世量的确有限,但那只是因为资本没有注意到这个市场,或者说这个市场不值得资本去注意。一旦韭菜们投入大量资金,引来资本的注意,那么所谓的“限量版”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现在的制鞋工业,已经发达到了外行难以想象的地步。换言之,只要我能把运动鞋设计原图弄到手,那我就可以找到制鞋工厂,造出一款完全一样的运动鞋。

怎样判断我穿的运动鞋是真是假呢?很抱歉,没人能判断。如果你指望商家能像鉴定黄金一样,给你出具鉴定声明,那只能说你想多了,没有任何一个商家能做到这件事,因为在一比一高仿的面前,他们和购买者没有任何区别。

没有专业机构鉴定真假,一旦市场上出现了大批一比一高仿,价格必然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届时,你花高价买来的运动鞋,除了取其下限,穿在脚下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这东西和各种“空气”相比,有什么区别呢?在牛市来临的时候,“空气”或许还有一些上涨空间。至于运动鞋?别逗了!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还是某大品牌设计、生产和包装,最后分销给各渠道。殊不知,这种做法早就被淘汰了。

现在的所谓大品牌,基本都是只出设计原图,其他生产环节一律不涉及,统统外包给其他生产厂家。大家耳熟能详的Nike、Adidas、Converse和CP等,几乎都是这个模式。

问题就在于此,有设计原图就能生产出所谓的“限量版运动鞋”,那么如果我能弄到设计原图,再开一家制鞋工厂,是否也能生产“限量版运动鞋”呢?答案是肯定的。

也许有人会质疑:“难道没有特殊的防伪标签吗”?当然没有了,否则,商家为什么不给你提供鉴定证书呢?

投资属性

炒鞋党之所以会大行其道,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原因:一、自身学识不足;二、被有心人煽动。或者说只有一个原因,第一点和第二点相结合。

中国、印度、越南和柬埔寨都是制鞋大国。具体到中国,莆田、温岭、东莞和泉州(晋江)都是名副其实的“运动鞋之都”。

只要炒鞋党愿意花点路费,到这几座城市的制鞋工厂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我国恐怖的流水线生产实力,就能明白“世界工厂”这个外号是怎么回事了。

也许还有人会从压力分布调整、模拟裸足、足跟控制、轻量化与通风透气、智能联动和坚固性等方面找答案,试图证明自己的鞋是真品,独一无二。

对此我只想说,近期大火的AJ(AirJordan)完美符合这些特点,但AJ的鞋多少钱呢?1000多元而已,其成本应该不到1000元,可现在一双AJ已经被炒到了五位数。

如果炒鞋真的大火,那必然会有人瞄准这一点:我是山寨工厂,我没法用不到1000元的成本价造出一双高仿AJ,那我用2000元行不行?反正一双鞋可以卖五位数,2000元的成本我也血赚啊。

你可以说山寨工厂的技术比大品牌指定生产厂家要弱,也可以说山寨工厂的成本比大品牌指定生产厂家要高,但与被你们炒到天上的鞋价相比,这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限量一千双的运动鞋,在某个网店的发售数量达到六位数,炒鞋党还有活路吗?山寨工厂做出一款在编号、材质和功能各方面完全相同的鞋,你凭什么说它是假鞋呢?商家都不敢打这种保票啊!

至于设计原图,那更不是问题。什么是鞋?鞋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其本身并不具备高难度设计。把一双鞋设计得造型炫酷,其实用性就打了折扣。

也许还有人会寄希望于大品牌的良心,会保护自己的“限量版运动鞋”。可问题是:他们只是拿出设计原图而已,具体将原图变为实物,同样要依靠生产厂家。在这方面,大品牌的控制力是非常有限的。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就是因为他们容易被煽动。很多骗局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就能明白,可他们就是愿意闭着眼睛听别人说。

也有人说:“我明知炒鞋只是小众行为,如果有资本介入,我会在第一时间下车”。是这样吗?如果韭菜都能这么理智,这市场还怎么可能疯狂呢?很多人都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提前下车”的言论就是明证。

资金盘套住了那么多人,其中就有不少自信能“提前下车”的人,可现在他们还在车上呢。

再次重申一遍,对于运动鞋这种可以量产却无法鉴别的商品,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你或许可以提前下车,但这只是或许,更大的可能是你被牢牢套住,留下终身阴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