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土地公公,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西游记》中那个唯唯诺诺、被孙悟空顺手提来提去的“小个儿”,尽管也是掌管一方的神仙,却给人留下无足轻重的感觉,觉得他没有多大的能耐, 自然也不会有多高的地位。其实,在中国古代,土地神是地位非常高的神灵。

西游记的土地公公

“土地”自古至今在人们的眼中都是无比崇尚的,民以食为天,而土地是生产这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温床。另外,大地生长草木五谷,养育人类,所以被古代人视为有无穷力量的神灵。在古代,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 “土地公” “土地爷”,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先秦时期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地位极高,古人为报答大地的恩赐而奉土祭社。我们后来常说的“社稷”就是代表国家,而一般祭祀的典礼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

到了东汉时,人们就把社神叫做“社公”或者“土地”了。东晋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权职范围变成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即由显赫的大神演变为明清小说中所描写的猥琐的土地佬儿了。

就像每个其他神仙一样,土地神的来历和出身也有很多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周朝时有一位官吏叫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102岁。此人从小聪颖,而且非常孝顺, 36岁时做了朝廷的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有一个贫户用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他,结果不久,他就由贫转富了,从此以后,姓都相信是神恩的保佑,于是合资修建庙宁并塑金身来,膜拜,尊称他为“福德正神”,因此,做生意的人们也经常祭祀他,以求生意发展。

还有另种说法是:周朝上大夫的家里有 个仆人叫张福德, 由于主人远赴!其他地方做官,家中只留下年幼的女儿,张福德带着幼女去寻她的父亲,在途中!遇到了大风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裹着幼女,保护她,而自已却因此冻死在途中。临死时,空中出现了“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个字,是给这位忠诚的仆人的封号,上大夫感念他的忠诚,就修建庙宇来奉祀,周武王听了这件事也很感动,说: “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因此,土地公有戴着幸相帽的。

但是在明清时,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神来祭祀。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祭祀的土地神是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这个风俗大约起于南宋。

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

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大多都比较简陋。一些大庙中间也有在殿堂中设有当地上地神位的。土地神的生日是二月初二。古时候,官府和百姓都要到土地庙烧香奉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