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翠绿初绽,晒场玉米金黄。十月的冀中南大地,一片祥和盛景,丰收的喜悦撒播在希望田野,洋溢在百姓脸庞。

10月17日—19日,粮油市场报记者随“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河北小组深入衡水、保定两市实地调研,问收成、话生产、看粮仓,饱览新时代农村丰收图景。

在保定市高阳县邢家南镇斗洼村,憨厚敦实的种粮大户陈小贺是十里八乡公认的种粮“好把式”,他今年种了80多亩玉米,虽然玉米生长期受到了不利天气影响,但摸透庄稼“脾气”的他仍然让自己的庄稼实现了亩产1000斤的高产量。

离斗洼村不远的赵官佐村,58岁的种粮大户王宏伟,从1999年开始便承包了村里近700亩地搞规模化种植,大型耕地机、收割机等农机一应俱全。“今年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个丰收年。”问起收成,王宏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每亩1000斤玉米算,除去化肥、灌溉、农药、种子等农资成本和包地费用近500元,还有将近400元的收入。300亩玉米就有10万元的收益。”另外,两年前王宏伟还跟果汁加工企业签下合同,种植了近200亩黄桃,明年桃树就会挂果,又会是一笔不小的收益。他还有200亩苗圃,目前长势正好。

“这是我们河北种粮大户的微信群,良种信息、粮价信息都能共享,非常方便。”望都县海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向阳掏出手机打开微信让记者看。陈向阳是望都县中韩庄镇南陈庄村村民,今年种了300多亩玉米。在他家的晾晒场,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照耀下闪亮夺目,个大粒实的玉米令现场参观人员啧啧称赞。

这位种粮大户告诉记者,他的秘诀就是通过规模经营,实现成本投入、科学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

投入上,大规模采购种子、化肥,可获得农资团购价格;实现大面积连片作业,可降低大型农机使用成本;测土配方可以大大减少化肥使用量……合计下来每亩成本比“小户”节省100元以上。

产量上,由于实行科学种田,平均每亩产出1100斤,比“小户”产量高出10%—20%,增收近百元。

质量上,因田间管理精细,收获后及时晾晒,所产玉米质量好,多为一二等优质玉米。

陈向阳说,有规模就会有效益,300亩玉米,除去农资成本和租地成本,有近12万元的收入。

在今年的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第二次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指出,好粮食首先是种出来的,优质粮源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此,要加快实施“优粮优产”,实施“优粮优产”,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基础。

河北的种粮大户们顺应形势、主动作为,趟出了一条规模经营、优粮优产的致富之路。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