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金九”收官,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拐點已經顯現,尤其是年初火爆的青島樓市,觀望情緒明顯加重,成交迅速轉冷。

9月青島房地產市場呈現同比環比雙降的態勢,其中新房住宅共網籤8191套,環比下降34.94%,同比去年9月的10066套,下降18.63%。新建住宅成交面積92.46萬平米,環比下降32.82%。

從成交數據來看,西海岸新區是現階段青島新房成交的主要貢獻區域。該區域9月新房住宅成交1585套,成交面積173605.28平米,佔全市總量的19%,排在全市區域成交的首位。

房價兩年翻倍

引發恐慌購買

西海岸新區由黃島區和膠南市組成,是國務院批准的第9個國家級新區,於2018年1月1日正式行使省級權限,也是青島重點發展的區域。

之前黃島區與膠南市房價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自2014年6月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後,兩地房價開始逐步上升。在2016年至2017年,黃島區和膠南市的房價漲幅僅次於老城區,而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兩區域房價再次大幅上漲。

以位於黃島區的某住宅項目爲例,2016年開盤時價格爲8000元/平米,一年後漲到14000元/平米,而該項目2018年上半年在售房源房價已經達到20000元/平米。不到兩年時間,售價翻倍。

黃島區房價快速飆升的背後有三個原因,第一,黃島區是典型的依靠吸納外來人口發展經濟的區域,青島當地人佔比不足30%,外來人口剛需購房成爲區域新房市場的主要消費力。

第二,黃島區2014年以前基礎設施落後,配套缺乏,成立西海岸新區後大量的基建投資,交通、教育、醫療配套的建設需要對原有村鎮進行拆遷,而當時貨幣化補償爲主的安置方式使得當地原住民購買力大幅提升。

第三,當地配套完善後,區域價值有了顯著提升,同時相比青島市中心區域不足一半的房價,巨大的價格窪地引發投資客湧入。短時間內,剛性需求與投資需求的疊加觸發了區域恐慌性購買。2017年至2018年黃島區房地產市場多個項目出現供不應求,搖號買房的現象。

同時,萬達、融創、萬科、龍湖、中海、中鐵、保利、世茂等大批青島以外的品牌開發商進駐黃島區,在提升人居品質的同時,也將新房價格不斷推高。

政策調控趨緊

市場拐點顯現

2018年4月開始,青島市接連出臺樓市調控措施,之前一直火爆的青島樓市開始轉涼。從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的商品房成交數據來看,2018年4月青島樓市達到月簽約18294套的峯值,新政執行後,5月、6月簽約量大幅下降,7月雖有回升跡象,但8月成交量再次下滑。從獲批上市面積來看,6月、7月青島仍有大量供應集中上市,出清週期維持在7個月左右。

市場中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在10月走訪了青島黃島區多個項目,無論是配套成熟區域的準現房項目,還是沿長江西路和濱海大道的新盤,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優惠,但售樓處依舊冷冷清清。

其實,進入9月以來,青島樓市一直呈現“旺季不旺”的現象。從9月第一週就未能延續8月底的高成交表現,在調控政策的持續影響下,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市場成交意願低,下行明顯。

“現在市場都不好了,不過我們的項目單價是這個區域內最低的,周邊配套也很成熟,未來開盤也不會太愁賣。”一位黃島區住宅項目的銷售表示:“青島這個城市地理情況比較特殊,因爲中間有海相隔,東邊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未來就是往黃島和膠州方向發展,而黃島的配套已經成熟,上升空間還是有的。”

限價房的入市對市場也有很大的影響。“之前很多項目都要託人排號才能買到,而且每個月價格都在上漲,現在限價房一出,商品房開始明着暗着給折扣,算下來比之前要便宜。”一位在項目現場看房的購房人表示:“之前買不到位置和戶型好的項目還着急,現在真是可以靜下心來慢慢選了。”

雖然,黃島區在售新房項目的降價不是大張旗鼓的,但市場轉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着外來人口剛需住房需求的黃島區尚且如此,其他區域情況自然不會更好。

棚改預期降低

未來競爭加劇

6月28日,青島發佈《青島市主城區棚戶區改造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新《辦法》對原辦法進行了調整。可以看出,青島對於棚改的補償分配方式由鼓勵貨幣補償向實物補償轉變。主城區鼓勵異地安置,而其他區域鼓勵異地安置或原地安置補償,均將逐步減少貨幣補償安置。

棚改政策對於區域房價上漲影響很大,以往貨幣補償爲主的方式,對於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上漲有着不小的“貢獻”。如今青島棚改政策向實物補償轉變,對於拆遷區域的房價上漲將起到很強的抑制作用。

青島之前因拆遷造就的千萬富翁不在少數,而這些錢大多回流向本地及周邊房地產市場。棚改政策改變後,極大降低了未來拆遷款流向臨近區域購房的機會,減少了周邊區域房價上升的壓力,同時也降低了購買新房的需求。

這就意味着,未來新房客羣中因拆遷必須購房的剛性客戶將大幅減少,出清週期會逐步拉長。

一邊是市場的轉冷,另一邊卻是土地市場的火爆。

2018年1-8月,青島市共推出各類用地274宗,共計1293.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7.02%。其中,推出住宅用地81宗,共計356.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8.77%;商辦用地40宗,共計119.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82.04%。

同期青島市共收入土地出讓金372.1億元,同比增長108.33%。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爲274.9億元,同比增長97.53%;商辦用地出讓金爲66.6億元,同比增長179.63%。

近日,青島融創在黃島豪置25幅新地塊,成交總價約4.65億元,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這輪青島西海岸新區供應的35宗地分別位於黃島區開城路、藏南鎮、張家樓鎮附近,總建面約165萬㎡。除去被青島融創拍走的25宗土地,其餘10宗土地由於價格“熔斷”,轉入網下競商品住房銷售價格。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熔斷”的10塊地位置均在融創所拍得土地的“包夾”中,未來融創拿下這10塊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此之前,融創(青島)置地有限公司斥資4200萬收購了青島隆嶽置業有限公司70%的股份,而青島隆嶽置業在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中先後兩次出手拿地,拿下西海岸新區開城路北側,藏馬山區域179宗建設用地。這179塊地佔地面積約94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111萬平方米。融創正是通過收購的方式入主藏馬山項目。

以強銷售力著稱的融創全面佈局並深耕青島,加劇了區域新房銷售的競爭壓力。

多方因素影響下的青島房地產市場9月成交減緩,同比環比雙降的態勢只是市場轉冷的先兆,而衆項目遮遮掩掩的優惠更像是“降價潮”來臨前夕的平靜。隨着出貨壓力增大,房企競爭加劇,一場價格戰已經無法避免。

 特別提示 』

【樓盤測評】欄目開通買房私人顧問專線,一對一爲大家提供服務,需要的朋友,請添加微信號mfsrgw,或掃以下二維碼。 在買房這件大事上,我們竭盡全力做好您的助理和參謀,也希望和您成爲終身的朋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