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山路,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全國第一條中山路出現在南京。桂陵路:桂陵路得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桂陵之戰,桂陵之戰的遺址就位於菏澤城的東北。

攝影:李軍

菏澤,古城曹州。菏澤一名的由來當然與水澤有關,從遠古時代開始,菏澤一帶就開始有了雷澤、大野澤和蒙澤,菏澤當地曾經有過菏山和菏水,所以,菏澤的名字來源於山水。

曹州一名的由來跟西周時期的曹國在此封國有關,西周時期,周文王封他的六子叔振鐸在定陶一帶爲王,封地叫做曹國,當時曹國統治的區域包括現在的牡丹區、定陶區和曹縣一帶,所以在北周時期,北兗州改名爲曹州,曹州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清朝時期。

長江路夜景

菏澤城區的道路,東西方向多采用山川河流的名字命名,以中華路爲中心,南有長江路,北有黃河路。

中山路

中山路,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全國第一條中山路出現在南京。

昆明路

南北走向的多采用省內外大、中城市的名稱作爲路名,並大體體現所用名的城市所在的方位,如城區的太原路、上海路、蘭州路、昆明路、桂陵路、西安路、廣州路等等,均爲南北走向。

桂陵之戰遺址

桂陵路:桂陵路得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桂陵之戰,桂陵之戰的遺址就位於菏澤城的東北。

胡集成陽故城、堯陵遺址

成陽路:得名於西漢時期的成陽城,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古成陽城遺址就位於牡丹區的胡集鎮境內。

舊城改造前的廣福街

廣福街:得名於菏澤城內的廣福寺,可惜廣福寺早已隨着歷史的煙雲不見蹤跡,唯有廣福街的名字保留了下來。

攝影:韓健

牡丹路:由菏澤牡丹花起源,顧名牡丹路。

清代考棚資料圖

考棚街:原考棚街就是現在的曹州西路,明清以來,此處設科舉考場,清代的科舉考試,設考棚,每個考生一個棚,坐在棚內答題。久而久之,考棚旁邊的街道也被稱爲考棚街。後改名爲曹州路。

資料圖

雙井街:菏澤老城區的雙井街是一條南北向街道,由北向南連接八一路、東方紅大街、曹州路、中華路。傳說菏澤老城牆範圍內有“72個坑、72道溝、72眼井”,其中雙井街就獨佔兩口井,故稱雙井街。

點將臺

點將臺路:傳說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曾在此閱兵點將,所以後人稱之爲“黃巢點將臺”。

來源遇見菏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