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時,我們總是試圖考離家遠的大學,因爲這樣,就可以不用父母管,“自由”了,但是畢業找工作後,父母又總是喜歡讓我們回家,到他們安排的地方上班,而我們自己卻想做我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莎莎說:“可是我喜歡啊。

高考時,我們總是試圖考離家遠的大學,因爲這樣,就可以不用父母管,“自由”了,但是畢業找工作後,父母又總是喜歡讓我們回家,到他們安排的地方上班,而我們自己卻想做我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面臨着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是疑惑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有一個來詢者叫莎莎(化名)。

今年27歲,原本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喜愛文學名著。大學就開始寫網絡小說,文章行雲流水,文筆瑰麗,曾經在玉米羣(某位明星的粉絲羣)中有很大的影響力。

22歲畢業後在媽媽的安排下進入了建設銀行,在一個郊區網點做櫃員。

因爲媽媽覺得銀行工作穩定而且體面,很適合女孩子做。

但是坐櫃檯卻不是莎莎喜歡的工作,每天重複辦理各種票據業務,面對各種奇葩的客戶,完全發揮不出莎莎的特長。

莎莎說:“遇到過最誇張的客戶,因爲存摺太久需要覈實,取不出錢,在營業廳的地上打滾耍潑。

每個月取社保那幾天,排隊的大爺大媽特別多,沒時間上廁所,只能忍着不喝水。

工作累也就罷了,關鍵是完全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心更累……”

經歷了枯燥重複的三年,莎莎揹着家裏應聘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廣告媒體公司產品經理職位,公司前景很看好,對方老闆也很器重莎莎,希望她馬上上崗。

誰知道,莎莎跟家裏人溝通後,媽媽認爲她是覺得銀行郊區網點不夠好,能回城到裏就好了。

媽媽一鼓作氣花了20萬元,兩週內把莎莎從郊區網點調到了城裏的網點,不允許莎莎從銀行辭職。

媽媽的理由是:“建行更穩定,有公積金,是福利,而媒體公司是私人老闆,沒有公積金,也不穩定,萬一哪天公司垮了呢?”

莎莎說:“可是我喜歡啊!”

“喜歡能當飯喫嗎?喜歡能做一輩子嗎?”

媽媽用“以死相逼”的方法,和莎莎在大街上吵了一架,脾氣暴躁的媽媽直接摔了莎莎的小米手機,還要去撞公交車自殺。

莎莎最後被逼無奈,屈服了。

忍痛拒絕了廣告公司,繼續回到建行,到了城裏的網點上班。

可是莎莎還是很痛苦,找我諮詢。

我對莎莎說:“人本身應該有着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我們需要自己對自己負責。

父母只是普通人,不能奢望他們都是對的,父母的建議只能爲我們提供參考。”

後來諮詢後,莎莎想通了,與父母和解,後半生自己做主。

決定先利用優勢,多向行裏投稿,爭取競聘機會,努力轉到行政崗位。

同時學習生涯規劃知識,力爭以後做企業內部員工培訓,業餘的時候兼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慢慢過渡。

我們的人生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決定,選擇我們真正喜歡的事業,選擇想要過的生活。

瞭解更多女性職業規劃祕笈,噹噹網購買《活出精彩-媽媽的職業規劃就應該這樣做》

我是白小白、專注職場女性生涯諮詢,歡迎轉發評論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