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大,大在公共交通,尤其是武汉的公交车,其规模之大,运营线路之广,运营里程之长,均能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排上号。武汉公交车的特点,跑得快,装得多,风雨无阻,最夸张的司机甚至能将公交车开出飞机和冲锋舟的感觉。除此之外,武汉公交系统里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公交车,比如说有一路公交车,它在中心城区跑,但没有数字线路名,车身与众不同,运营多年已经成为这个地方人的专车,它就是到花山的公交车,又称花山巴士或者绿皮巴士。

中心城区最特殊:唯一没有数字线路名的公交。花山巴士的运营区间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鲁巷广场到花山镇花山街道花城家园,单趟行程在十几公里左右。作为在武汉中心城区运营的公交,它可谓十分特殊,因为其并未经过武汉公交集团统一编制,没有设定数字简称线路名,也并未出现在沿线公交站站牌上,显得非常另类。虽如此特殊,但花山巴士也会正常停靠珞瑜路、森林大道沿线公交站,上下乘客。因为这些原因和习惯,熟悉它的人更愿意称呼它为花山巴士,而非公交车。

绿皮车身与众不同,公交系统中的一抹亮点。花山巴士的特殊还体现在它的车体和车身印刷上。花山巴士的车体比之武汉公交系统常见的“子弹头、鲸鱼头”车,显得更加小巧灵活,机动、速度等硬实力上也弱一些,好在是公交车,这些参数也并不那么重要。至于车身印刷涂装,花山巴士就非常另类了,它所有车体都是统一的深绿色涂装,且增加了“某鸟医院”红白相间的广告宣传图片,在大街上车流里分外明显。基本上在站台上等这趟巴士的人,很远就能看到它驶来,上车投币(早些年还不支持刷卡和移动支付)关门。

持续运营20多年,成这个地方人的专车。说起花山巴士的运营历史,外地人可能不知道,甚至不少武汉本地人也不清楚,毕竟它只在开发区内运营。实际上,花山巴士已经持续运营20多年,线路也经过多次变迁,但总体的大方向没有变动。早些年,花山巴士以花山镇(老区域)为起点到市区街道口为终点站,那时候还是人工售票。后来,随着花山镇拆迁,异地还建到了现在的花山街道,花山巴士也就跟着改变了起点站,成为花山连接市区的唯一公交车。可以说,从市区到花山,这几十年来,花山巴士已经成为花山人民的专车。

和武汉公交系统里其他公交车体比较,花山巴士的车体较为陈旧,更新换代几乎停滞,它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绿色的巴士,一车的花山人,来来回回,好不热闹。无论是出门走亲戚,逛街光谷广场,游玩森林公园,从花山去市区,在18路公交还未开通的情况下,花山巴士几乎成为花山人出行的唯一公共交通。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巴士的车体状况怎样,只要它能正常安全运营,它都是花山人最熟悉的专车。

小编最近几年生活在花山,有时候也会选择乘坐花山巴士,发现它其实有线路名,每次车子到站前都会听到响亮的提示音,车体前窗也用大广告牌标志了它的运营区间。这样直接的标志方式固然清楚明了,但多少会让人误以为是揽客的黑车,显得太另类。还有,花山巴士在路过公交站牌的时候,只要没有人招手拦车,它一般也不会主动停车。当然,对于熟悉它的人来讲,这种“直冲式”运营,比起一站站停车,反而效率超高。

更确切来说,花山巴士的刷卡和移动支付到目前为止仍未和主城区其他公交联网,显示巴士并非和武汉公交一个体系。但即便如此,花山巴士仍然是花山区域里最亲民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