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小编以前生活的农村里就有一种事物,它由废弃物改造成宝贝,和家家户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曾经人人追捧,现在却鲜有人问津,可谓昙花一现,它就是沼气池。在这种情况下,沼气池一经建设,持续产出,具有安全、卫生、方便等优点,与其他能源使用方式比较,简直完美,成为那个年代农村人人追捧的时尚生活方式。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数量急剧减少,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相信很多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有感慨。伴随着农村数量锐减,有一些只出现在农村里的事物也慢慢消失,让人觉得非常可惜。比如,小编以前生活的农村里就有一种事物,它由废弃物改造成宝贝,和家家户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曾经人人追捧,现在却鲜有人问津,可谓昙花一现,它就是沼气池。

废弃物变废为宝,当年排名宣传语第一位置。在90年代初的那几年,沼气池是农村里话题最多的事物之一,而建沼气池也成为当年出现在土墙上最多的宣传语之一。因为可以集中处理生活、家畜的排泄物,有助于环保,且集中处理的废弃物后沼气工程还能产生新能源,用来做照明灯,用来启动燃气灶,做饭烧水,等于是前期投入工程建设后,使用完全免费。这样的优势让人耳目一新,变废为宝,觉得非常神奇,故而当时的沼气工程一度非常受欢迎。

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人追捧的时尚生活方式。沼气池建好后,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可以接通生活燃气,可以用来做照明灯,可以做燃气灶用气。在那个年代,农村里还以柴薪取火为主,遇到天气等原因阻碍便难以生火,受限因素非常多。另外一面,水煤气、煤炭等又价格昂贵。在这种情况下,沼气池一经建设,持续产出,具有安全、卫生、方便等优点,与其他能源使用方式比较,简直完美,成为那个年代农村人人追捧的时尚生活方式。

能源结构变化,时代转变现在鲜有人问津。但是,沼气池的推进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即便在当年最火的时候也受到一定质疑,因而实际推广落地的普及率并非100%。随着时代发展,中国能源结构变化,尤其是生活能源结构的优化,天然气工程的大面积铺设,其普及率成线性增长,最直观的转变就是农村里也通上了天然气,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加入使得沼气池的普及进一步弱化,导致一些地方已经鲜有人问津。

作为农村里曾经最火的生活能源,沼气池在90年代前后是建设高峰。小编仍然记得,那时候村口的泥巴墙上总是刷着“建设清洁能源,使用方便沼气”的宣传语,然后总有村干部定点上门劝说,再就是圈地、挖地,装来石头红砖动工。每次建好沼气池,都需要拿一块水泥板封住,上面刷上号码,表示登记了。沼气工程建好并不是即刻就能用的,而是需要一定时间,说是气体需要发酵时间。

沼气工程建设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即往往需要配套改造家里的厨房,如果需要沼气用电(仅仅一个照明灯),还要铺设线路等。从计划到使用,沼气池建设的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其使用生命周期也受到一定条件影响,使用效率也有波动。但实事求是,沼气池燃气灶的效果的确让人省心,尤其是在当年的农村,没有煤气罐体,不需要定期加气,简直如穿越一般的存在。

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发展的低谷和高峰,沼气池建设推广也是如此,它的变化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社会发展,体现出了农村的基建设施进步,生活方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