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衆多,在衆多省份中,河南向來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代表。1977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連續乾旱,致使一直被大水淹沒入龍山山脊露出水庫,一個平常的秋日,水庫突然塌陷黑壓壓的一片,竟然還砸出一個巨洞。

公社領導立即將情況彙報給相關部門,文物館超進行搶救性發掘後發現,這是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誰也沒想到水庫下面竟然藏着千年古墓。文物部門共挖掘出春秋古墓24座和大量精美文物,在這些精美文物中,雲紋銅禁因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色而顯得非常獨特。

被譽爲稀世珍寶的雲紋銅禁表面爲長方形,重達90多公斤,外表給人感覺莊嚴肅穆,造型奇特。環繞四周的有12只龍形怪獸,與交錯的祥雲紋交相輝映,簡直是巧奪天工,令人歎爲觀止。2500年前的古墓中竟然出現這樣一件逆天文物,如今極具神祕色彩的雲紋銅禁已經是河南省博物院的鎮園之寶。

據專家考證,雲紋銅禁採用失蠟法鑄造而成,也是迄今爲止中國最早使用失蠟法的鑄件。失蠟法是一種常見的青銅鑄造方法,它通過加熱蠟膜來向內澆鑄溶液鑄成容器。在些之前,中國失蠟法工藝一直被誤認爲來源於印度,這件雲紋銅禁的現世則爲中國正了名。它的出土說明中國的失蠟法工藝早在2500年前就已經相當成熟,比印度還要早1100年,以至於專家都忍不住驚呼,終於找到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