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梁啓超像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滄江,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出身農民家庭,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有神童之譽。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後拜康南海爲師。二十一年(1895),參與“公車上書”,同年8月,參加強學會,並任上海《時務報》總編輯及編輯《西政全書》,積極宣傳維新變法理論。著有《飲冰室文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綱》《先秦政治思想史》《墨子學案》《墨經校釋》《清代學術概論》《梁啓超學術演講集》《佛學研究十八篇》等。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篆書題《孔彪碑》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宣傳家,同時又是聲譽卓著、著述等身的大學者,他一生熱衷於政治,但不忘文化之研究,其學問之博大、涉獵之廣泛、成績之浩瀚,在中國近代學者中罕有出其右者。談到梁啓超,自然離不開他的老師康有爲,1890年,梁啓超拜康有爲爲師,自此追隨康氏,並從思想、學術、藝術等多方面受到康有爲的影響,書法對於他來說,只是翰墨餘事,但特殊之經歷和深厚之功底,賦予了他對書法獨特的藝術洞察力,傳統文化和新思想培養了他獨到的“字外功夫”。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楷書題『松坡軍中遺墨』

從康梁師徒一生的交往變化過程,亦可見梁啓超書法之演變。梁啓超曾自言他的文章勝於其師康有爲,而詩和書法則不及之。1926年,梁啓超爲北京清華教職員書法研究會作《書法指導》演講,梁氏運用自己廣博的學識和多年的習書經驗,闡述了其獨特視角的書法美學理念,該文既發展了其師康有爲的碑學思想,同時也開啓了現代書學研究的新局面。梁啓超書法蘊涵豐富,精神超脫,不追求個性張揚,依附於傳統文人對藝術的審美,加之他廣博的學識,更爲他的書法增添了幾分令人嚮往的情趣。梁啓超生於清末,出身科舉,自幼即練習寫白摺子(館閣體)、大卷子,此類字體以歐(歐陽詢)、趙(趙孟)書法爲主,從其傳世的早期書作來看,可看出梁氏習歐的端倪。他曾回憶道,“我年輕時候,想得翰林,也學過些時候的翰林字,到現在總不脫大卷子的氣味”,可知梁啓超書法最初以帖學爲根基。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行草書札

1890年,梁啓超拜康有爲爲師,康有爲是中國近代史上改良派的領袖,同時還是清末一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碑學大師。他的理論著作《廣藝舟雙楫》繼承了碑派前賢阮元、包世臣的書學思想,加以拓展延伸。作爲康有爲的得意門生,梁啓超很早即傾向碑學,重視金石考據,並廣泛彙集歷代碑帖。從一冊他早年臨《馬鳴寺碑》作品來看,梁啓超曾對此碑下了很大的功夫,其臨作紙潔墨濃、神氣凝重、筆筆都忠實於原碑,即是半邊殘字,也照臨不苟,若干年後他整理校勘《馬鳴寺根法師碑》時,曾寫道,“支道林愛蓄馬,或問之,曰‘吾賞其神俊。吾生平酷嗜根法師碑,亦以此’”。由此可知梁啓超早年對碑派書法之涉獵和鍾情。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行楷書題《爨龍顏碑》

在政治上,梁啓超素稱多變,不惜以“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交戰”,此種思想在其書法學習上亦時有體現。流亡日本期間,梁氏曾專心臨習王羲之小楷《黃庭經》,並於1911年以小楷手抄自作詩集、《南海先生詩集》各一冊。可見梁氏並未完全遵從其師康有爲尊碑的教導,而是以晉唐之基上溯六朝,一反其老師“若從唐人入手,則終身淺薄,無復窺見古人之日”之說。1916年,梁啓超再次臨習歐陽詢《化度寺碑》,同時兼取隋《龍藏寺碑》,確立了其以隋唐融匯魏晉的書學思想。此外他還追摹漢隸,以《張遷碑》《曹全碑》《張壽碑》《乙瑛碑》爲主,通過臨習漢碑,逐漸將漢隸筆意融入魏碑。他在跋自臨《張遷碑》中記,“如有魔力強吾儕終身鑽仰……生平臨摹垂百過,卒不能工”。跋《西狹頌》中雲,“西狹頌雄邁而靜穆,漢隸正則也”。跋《張壽碑》時寫下了“此碑丰容而有骨,遒健而流媚,與我筆路最近,今後擬多臨之”。這一時期,梁啓超碑帖並舉,取二者之長以完成其個人書風之塑造。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楷書六言聯

1918年至1922年,梁啓超更加潛心書學,通過不懈地臨池和揣摩,總結出其獨有的“梁氏”書學思想。在創作上,他將隋唐楷法和漢隸筆意融入魏碑,以北碑形式寫出,做到剛柔相濟,倚古而出。結體則以北魏《張黑女墓誌》扁方體勢爲主,保留了歐陽詢楷書的險峻,加以漢隸之方筆,橫、豎畫起筆方利,收筆自然,撇捺伸展外拓,保存了漢碑隸意。同時他認爲“方嚴峻拔”爲“盛魏正宗”,學習北魏楷書應該“從方正嚴整入手爲是,無論做人作事,都要砥礪廉隅,很規律,很穏當,豎起脊梁,顯出骨鯁纔好”。最終梁氏以其絕高之天資和豐厚之學識,打造出一種厚重典雅的北碑風格。此種書風極大地繼承了魏碑中皇家墓誌的書法特點,用筆凝練自然,深得古人三昧。梁啓超書法的高明之處還在於除日常臨習外,亦用毛筆創作大量文稿、信件、題跋,其人之勤奮用功,與同時期的政治家相比罕有出其右者。且他的手稿,如其創作書法一樣整飭端莊,絲毫不苟,亦如一幅美麗的書法作品。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楷書七言聯

據筆者研究,在康有爲諸多弟子當中,梁啓超書法爲康門中成就較大者,也是能自立門戶者。能達到如此之境,在於梁氏學富而氣盛,詞達而意誠,個性鮮明,他的書法風貌並未承襲其師康有爲大氣磅礴的特點,而是以整飭入手,求書寫的穩重端莊,不求驚世駭俗之表象,以“古拙”“厚重”爲質,體現出梁啓超嚴謹的治學特點。同時,他的書法還孕育着一種南帖的秀麗,助其碑派書法蛻化成蝶。觀梁啓超書法,正如後人評其文,“條理明晰。筆端常帶情感,具有使讀者特別感動的魔力”。其書如其文,同樣有一種魔力,足以令後世習書者翹仰膜拜。

穩重端莊——梁啓超的北京書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