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關節附近的皮膚與皮下骨骼之間、腱與骨骼間有一種充滿潤滑液的軟囊,可使身體組織相互間在活動時的摩擦減到最小。由於反覆、長期、持續的摩擦和壓迫等原因,使滑囊勞損導致炎症。那麼,滑囊炎有哪些類型?

1、損傷性滑囊炎

較多見,呈慢性。滑膜充血、水腫,呈絨毛狀;滑液增多並充盈滑囊,可致滑囊壁增厚、纖維化。常在骨結構突出部位,因長期、反覆摩擦和壓迫而引起,如瘦弱的老年婦女久坐可發生坐骨滑囊炎;跪位工作者可發生髕前滑囊炎;鞋子過緊可引起跟後滑囊炎等。

2、感染性滑囊炎

由於感染病竈帶來的致病細菌,可引起化膿性滑囊炎,並可引起周圍組織蜂窩組織炎,破潰後常殘留竇道。

3、急性滑囊炎

其特徵是疼痛,侷限性壓痛和活動受限。化學性、細菌性滑囊炎均有劇烈疼痛,局部皮膚明顯發紅,溫度升高。發作可持續數日到數週,而且多次復發,異常運動或用力過度之後能出現急性症狀。

4、慢性滑囊炎

在急性滑囊炎多次發作或反覆受創傷後發展而成,由於滑膜增生,滑囊壁變厚,滑囊最終發生粘連,形成絨毛,贅生物及鈣質沉着等。因疼痛、腫脹和觸痛,可導致肌肉萎縮和活動受限。

5、痛風性滑囊炎

易發生於鷹嘴和髕前滑囊,滑囊壁可發生慢性炎症性改變,並有石灰樣沉澱物沉積。患者多有慢性損傷史和與致病相關的職業史。關節附近的骨突處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楚大小不等的腫塊。急性者疼痛、壓痛明顯,慢性者則較輕,患肢可有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淺表性滑囊可測出有波動感,深部滑囊或因囊內壓較高時常不易觸及波動,穿刺可得黏液或血性黏液。若繼發感染,則可有紅、腫、熱、痛表現。

6、肩峯下滑囊炎

也稱三角肌下滑囊炎,表現爲肩部侷限性疼痛和壓痛,尤其在外展50°~130°時更加明顯。肩峯下滑囊炎和鈣化性岡上肌肌腱炎,從臨牀上和X線檢查上都很難區別。後者可能是部分或全部撕裂的結果,或由釋放結晶所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