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甘肃兰州的某幼儿园被曝光,后厨的食材里有腐烂蔬菜。

幼儿园厨房里的腐烂食材,真的只是“掰掰”就可以吗?

消息曝光后,立刻引起热议。不过,不像之前幼儿园出现负面消息时舆论的“一边倒”,这次报道下面的评论中,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在家吃,也会遇到蔬菜、水果腐烂的现象,“把坏的地方掰掉、切掉,一样吃啊。”

幼儿园厨房里的腐烂食材,真的只是“掰掰”就可以吗?

幼儿园厨房里的腐烂食材,真的只是“掰掰”就可以吗?

那么,遇到烂水果、烂蔬菜,真的只是去掉坏的部分就可以了吗?

事实上,蔬菜、水果出现腐烂,一般有三种原因。

一是机械性损伤。用咱们老百姓熟悉的说法就是“磕坏的、碰坏的”。蔬菜、水果在采摘、运输、装卸、售卖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碰和挤压,力度大了就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这种情况,如果发现及时,蔬菜、水果只是部分出现变色、变软,将这部分去掉,其他部分是完全可以吃的,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是冻伤。这一般就是低温储存所造成的,尽管低温储藏保鲜的方式很常见,但不是所有的蔬菜、水果都适合在低温储存。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如果把香蕉放在冰箱里,用不了几天,就会出现表皮发黑、果肉变软的现象。这就是储存温度太低所造成的冻伤。冻伤后的蔬菜、水果口感非常糟糕,所以建议就不要吃了。

不适合放入冰箱的水果,多数都是热带、亚热带水果。除了前面提到的香蕉,像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木瓜、火龙果、番石榴等都是如此。而我们常吃的黄瓜、青椒、西红柿、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茄子、藕这些蔬菜也同样不要放在冰箱里。否则,不但起不到保鲜的作用,反倒坏得更快。

幼儿园厨房里的腐烂食材,真的只是“掰掰”就可以吗?

三是霉变。也就是文章一开始那张图中显示的情况,这种就坚决不要吃了!因为腐烂的蔬菜和水果里可能含有交链孢毒素、展青霉素、亚硝酸盐等,会造成腹痛、上吐下泻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造成中毒。

而且,即便把霉变部分去掉,剩下的部分也不可以吃。因为这些毒素会从腐烂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只把坏的部分剔除,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去超市购物时,不建议购买那种已经切成块装盒的水果,就是因为无法得知这些是用完好的水果做的,还是把腐烂的部分去掉后切块做成的。

幼儿园厨房里的腐烂食材,真的只是“掰掰”就可以吗?

作为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直接吃水果,而不要买超市里盒装、瓶装的果汁,也不要购买街头那种鲜榨橙汁机加工的果汁,因为真的无法保证原材料的安全。2013年,汇源、安德利、海升等数家果汁生产商,就曾经被曝出原材料中含有烂水果。至于街头的那种鲜榨橙汁机,即便不考虑设备的卫生问题,目前的监督机制下,维护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腐烂的橙子并及时剔除,这都无法保证。

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幼儿园后厨出现一些腐烂的食材,这本身并不能说是园方的问题。但园方回应说,这些是给老师吃的,且不说这话是真是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些腐烂食材并没有被剔除,而是直接进了炒菜锅。这一点是绝对不能被纵容和放过的。

前段时间,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卫健委三部委联手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其中就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人要和一起用餐,“吃一个锅里的饭”。希望这条规定能够真正实行,发挥监督作用。至少,负责人得清楚,烂的蔬菜、水果,不论给孩子吃,还是给大人吃,都是不应该的。

搬书回巢,有书智库领读达人,秘密扣扣签约作者,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