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场县农牧局结合当地自然生态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着力推进金莲花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全县金莲花播种面积达2万亩,产量2.5万吨,成功打造金莲花系列产品4个(金莲花茶、金莲花饮片、金莲花片、金莲花颗粒)。形成了以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的金莲花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条,总结出一个推动全县金莲花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三”模式,带领农民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一、注入“三个要素”,释放产业发展活力。一是政策扶持重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食品医药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围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科学制定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以金莲花为主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二是资金补贴扩规模,整合财政资金670万元,对县域内集中连片新种植金莲花面积在50亩以上的片区,给予连续3年的资金补贴支持(第一年每亩补贴1000元,第二、三年每亩补贴300元),对旅游沿线公路两侧 补贴。三是技术服务提品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级科研院所的联系,成立专家服务团,统筹解决在育种、核心技术等关键环节遇到的难题;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系列工程,不断加大对金莲花产业发展大户在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二、壮大“三个基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培育育种基地。以选育适宜围场不同区域条件栽培的抗性强、丰产性能好的金莲花品种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不断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金莲花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成功培育出第一代杂交品系“中华一号”优质品种,金莲花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500亩。二是扩大生产基地。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种植”的发展思路,采取基地集中示范,辐射带动周边的方式,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品,不断扩大金莲花种植面积,成功打造千亩金莲花种植基3个,200亩以上种植基地13个,全县金莲花耕地种植面积达到12000余亩,年可产出金莲花鲜货1000余吨。三是壮强加工基地。聚焦集群式、系列化、精深化发展方向,以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加快打造以金莲花鲜品、半成品、成品销售为主的加工基地,年加工量达1万吨以上,规模种植、集中生产、统一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三、搭建“三个平台”,提升产业发展实力。一是优化服务建园区,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示范区建设,结合金莲花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加大金莲花产区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搭建“三级市场”(生产企业为一级市场,主产区为二级市场,主产乡镇核心区为三级市场),全面加强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结算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交易条件,增强服务功能。二是精心扶持育龙头。按照“扶优扶强”的思路,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金莲花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企业不断提高装备水平、技术工艺和精深产品开发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莲花药品生产企业,其中金莲花颗粒为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国家级新药,成为全国独家产品。三是多方推介亮品牌。在金莲花中药制品质量和加工品影响力不断提升基础上,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荐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围场金莲花产业和产品宣传推介,提升产品附加值,成功将“金莲花颗粒”“金莲花片”(等产品,打造为国内知名品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