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統計的70家主流上市房企中,融資成本分化明顯,新浪財經對於公司公告直接公佈的採用公告數據,對於未有公佈融資成本的房企,使用上半年的利息支出除以平均債務餘額大致計算得出。總體來看,上半年主流上市房企的業績加速分化,銷售成績普遍減速,平均銷售均價告別快速增長,房企的降槓桿意願非常明顯,拿地強度有所滑坡,加之融資環境趨緊導致房企融資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在各項調控政策之下房企的預期盈利能力或將逐漸下降。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大眼樓管/肖恩

新浪財經訊 隨着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房企中報陸續公佈,整個主流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也得以清晰。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統計了70家主流上市房企的各項經營數據,以分析行業之變。總體來看,上半年主流上市房企的業績加速分化,銷售成績普遍減速,平均銷售均價告別快速增長,房企的降槓桿意願非常明顯,拿地強度有所滑坡,加之融資環境趨緊導致房企融資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在各項調控政策之下房企的預期盈利能力或將逐漸下降。

首先看主流上市房企的加權融資成本,平均來看,上半年達到6.63%,較2018年上半年和2018年全年的6.07%、6.54%明顯上升,在整體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且調控政策有所放寬的大背景下,主流房企的融資成本反而同比上漲0.56個百分點之多,其餘的中小房企的融資處境或更難。

在統計的70家主流上市房企中,融資成本分化明顯,新浪財經對於公司公告直接公佈的採用公告數據,對於未有公佈融資成本的房企,使用上半年的利息支出除以平均債務餘額大致計算得出。在統計的房企中較低融資成本的有陸家嘴、九龍倉、深圳控股、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龍湖集團、大悅城等,這些房企要不就是國企,要不就有大量的自持物業,如“住宅+商業”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

融資成本高的,有包括中梁控股、陽光100、德信地產、當代置業、泰禾集團、中國恒大、佳兆業等,其中上半年泰禾緊張的財務狀況衆所周知,而恒大和佳兆業是存量美元債較多,面臨匯率風險敞口較大的房企。

從融資成本的邊際變化來看,部分房企今年上半年的融資成本驟然上升,包括國瑞置業、當代置業、中南建設、德信中國、雅居樂、建業、富力等,融資成本普遍上升1個百分點,甚至是2個百分點。

在經歷了今年年初地產融資的“小陽春”後,5月至今隨着一些針對房企融資政策的出臺,房企的融資環境又有收緊的跡象。先是5月中旬23號文申明瞭要對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放款加強監管工作;5月底21世紀經濟報道稱部分房企的公開市場融資可能會被加以限制;7月初監管層對多家信託公司進行窗口指導,7月12日發改委又對房企發行境外債提出新要求。房地產已不作爲短長期刺激經濟的手段,LPR改革也把房貸的補丁給打上了,房企未來的融資環境仍不明朗,融資成本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