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你,是不是也踌躇满志,怀揣激情与留学梦想?

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和你聊聊出国交流那些事吧。

1

认清自己的不足 遇见更好的自己

沈子璟,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2015级学生, 于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全额资助,于2018.9至2019.3赴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皇家北方音乐学院交流学习。

我在RNCM学习作曲的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短短6个月的时间其实并来不及真正地非常细致地学习或精致地完成某一项目,尤其我在此期间还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准备德语考试上,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地了解了不少很多在浙音鲜有接触的音乐。

在RNCM,只有是作曲相关的一些课是必修的。我在那儿的主课老师Steven Daverson是一位非常年轻的作曲家,他也是这个学期刚刚受聘来到RNCM任教的,我和他的相处十分融洽,他向我介绍的方法和音乐正是我所想要了解的。在第一个学期,Steven向我推荐了许多频谱作曲家,我对频谱音乐的兴趣来自于之前对此的几乎一无所知,在进行了简单的相关尝试之后,发觉频谱音乐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有意思:尽管频谱分析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地阐释原有的音乐,并通过频谱角度的手法来发掘新的音色音响,但最后呈现出来的音色还是十分缺乏多样性的(也有可能我还没有充分地发现它的有趣之处,所以这必然将成为我下一阶段继续学习思考的对象)。我在第一个学期创作的大编制作品虽然有不少令我个人感到十分意外的音响,但整体音乐架构的设计上是十分失败的,我也失去了继续发展这个作品的欲望,它的写作超出了我自己的掌控能力。

RNCM作曲系的composer’s lab 给作曲的同学们提供了作品试奏的机会,我便是在试奏中体验到了自己音乐音响的真正感觉是怎样的。除此以外的选修课有录音课和指挥课。通过录音课的学习我已经合格地掌握了RNCM录音棚的各种配置和操作,尝试了几个基本流行音乐乐器的录制。指挥课并没有让我有很大提高的感觉,上课的方式为一个班里的同学轮流指挥5分钟左右,在别的同学指挥时,剩下的同学演奏乐器,这种实际乐队的反馈也是以前我在学习指挥时相对难得碰到的机会,尽管每个人轮到的时间很少。作曲系在第二学期还提供了一门电子音乐课,同一位老师安排了不同时间的班,对于不同电子音乐软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时间段的课来学习这一软件的使用方式。

除了学校以外,同学们自发的社交活动也是非常有趣的,在与作曲系的同学们have fun的同时也了解了很多他们的文化以及他们对我们文化的看法。学校几乎每个月都会有2到3次音乐会,其中大多数作品以作曲系同学的作品或其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为主,每次这样的音乐会结束后,大家都会在学校内的酒吧里聊自己对其中作品的看法,或者当时自己是如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我觉得我可以说,我最近6个月一半以上关于音乐的新知识和启发是在这样的与同学们的聊天中获得的。

曼彻斯特提供给我了许多提高德语的机会,在软件meetup上,我可以找到许多与德语相关的兴趣活动。在曼彻斯特的学习也有许多遗憾,例如开学时并没有非常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使得我几乎没有和演奏专业的同学深入地探讨过什么,许多在那儿新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没有来得及在演奏中里尝试,而回到浙音以后的新作品演出机会又寥寥无几。不过这些遗憾都成为了我接下来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假如没有这样的一次在英国的交流学习机会,我恐怕很难认识到这些问题。

2

所有你现在遇到的磨难

也将成为以后人生的经验与未来的财富

张源宁,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专业2016级研究生,于2018.10至2019.2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交流学习。

研三的上学期,我如愿来到了欧洲,现在想想,也是鼓足了勇气、充满了自信。与想象求学之旅不同,我所交换的地方处于巴尔干半岛,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将其归属为东欧范畴内的欧洲小国——塞尔维亚。没错,正是《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中的那个塞尔维亚。罗西尼的一曲创作,只让塞尔维亚在音乐界成了名,却没能像普契尼塑造“图兰朵”时引用的“茉莉花”旋律那般,使其成为塞族的代名词而享誉世界。但我的这一次留学之旅,也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

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也是前南斯拉夫的中心,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腹地。学校虽则是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下属机构音乐系,但其具有该艺术大学所有行使决定权,相当独立。作为音乐系第一位亚洲留学生,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都被我关怀备至,让初来到陌生环境的我倍感温暖。学校国际交流处会根据留学生的个人需要制定单独课表,非专业内的课程也可以提出作为选修进行学习。学校进行授课的所有教师、在此学习的学生,英文是必备的技能,因此留学生在提供自身英语能力的情况下,不存在语言上的任何障碍,专业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来到这个城市,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塞族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先不论这里兴盛的孔子学院,就连平时站在路边,都会有人操着蹩脚的中文来跟我攀谈;城中随处可见中国餐馆、超市,包括带有中文的标识,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从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孔子教育作为塞族的品牌,一直辐射影响了周边许多欧洲国家。孔子学院作为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的附属机构,伴随着中文系一起成长。在这里,能听到熟悉的乡音;见到熟悉面孔;甚至能触碰到塞族人对中国文化热情向往的那颗淳朴之心。

若提起出国留学交换的建议,亦或者是经验吧。我觉得有三,在确保按时通过外方学校的申请后,应及早进行签证的准备。一般来说,不论是领事馆还是大使馆,所需要的正常签证准备时间是一个月。所以为了能在你所申报的学期来到之前拿到签证,提前三个月递交申请材料比较合适。再有就是住宿问题,外方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这时候如若在该地没有熟悉的朋友或能够帮助你找到住宿的人,可以在网上进行住房申请。有两个App可供选择,“BOOKING”以及“AIRBNB”。这是全欧洲通用的两个出行软件,里面会有该地所有旅馆、公寓、青年旅社的商户信息,可以选择你所能承担的价格范围,更有短租或长租之分,是出国旅行或留学的必备软件。最后,我觉得出国留学,安全最重要。不论你将要去的国家是何处,安全与否,对于本地人来说,我们总是陌生面孔,欺骗、盗窃之类的事情也总有发生。欧洲很多国家的流浪群体就是这种不稳定因素,一旦受到伤害,应该及时像该国的中国大使馆或孔子学院寻求帮助。

去往另一个国家的留学之路,虽然新奇,但这漫长的准备过程与自我积蓄是不可或缺的,正所谓机会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但同样,所有你现在遇到的磨难也将成为以后人生的经验与未来的财富。

编辑:汤亚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