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7年9月開始,袁微子成爲了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組的負責人,與莘乃珍、梁俊英、何慧君、錢琴珠、蔡玉琴等20多名編寫者一道,開始爲全中國的小學生撰寫語文教材。於是在外匯儲備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轉款10萬美金,責成中國駐英、美、法、聯邦德國和日本等使領館協助選購一大批最新的中小學教材,空運回國給教材編寫人員參考。

全國都在開學,無數孩子從幼兒園踏進小學校,成爲一名小學生,踏上萬裏征程的第一步。

很多年以前,當如今送孩子上學的父母自己也還是孩子時,上學第一天翻開的是這樣一套語文課本: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一冊。

三十多年過去,學校還是當年的學校,學生已經不是當年的學生。

不知有多少七零後八零後,多年後還能記得當時第一天踏進學校時的心情。

第一堂課,從最簡單的拼音開始。

之後是最簡單的漢字:人口手/上中下。

簡單的漢字筆畫裏,蘊藏着古人對天地萬物的形象概括。

那時的課本上,師生關係還非常和諧。當時的學生,也萬萬想不到有朝一日會有學生用心設計自己的老師。

那時大雁還是秋天的標誌。如今即便在鄉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大雁在天上排成的人字。

爲什麼地裏可以長出玉米和花生,卻長不出小魚?不能長出小魚也就罷了,爲什麼長不出鈔票?

從第二冊開始,課本從單色變成了彩色。

簡單的插圖,既畫出了春天,也畫出了江河湖海。

簡單的句子,卻是極耐讀的白話文。“還在”、“開始”和“已經”,時間在廣大的國土空間裏流動。

……

這套小學語文教材的主編是袁微子。袁微子出生於1913年,浙江桐廬人。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在葉聖陶的領導下從事編輯工作,1955年調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91年,他因病去世。

而這套教材的發起人,是鄧小平。

1976年雖然結束了十年動盪,但億萬中小學生手裏捧着的,是各式各樣良莠不齊的地方版教材。1977年8月8日,在中央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上,鄧小平提出統編全國版中小學教材,並在1978年秋季開學時統一投入使用。他還說,“要引進國外教材,吸收外國教材中有益的東西。”

於是在外匯儲備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轉款10萬美金,責成中國駐英、美、法、聯邦德國和日本等使領館協助選購一大批最新的中小學教材,空運回國給教材編寫人員參考。教材編寫組的規格極高,因爲人教社大院被其他單位佔用,編寫組在西苑飯店和香山飯店裏工作。

1977年9月開始,袁微子成爲了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組的負責人,與莘乃珍、梁俊英、何慧君、錢琴珠、蔡玉琴等20多名編寫者一道,開始爲全中國的小學生撰寫語文教材。

1978年開始,新編統一的六年制語文教材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投入教學,後來又根據新制定的大綱而作了相應修改。這些如今看上去滿含時代印記的教材,陪伴改革開放後進入小學的一代人走完了童年。他們坐在教室裏,一臉幼稚,不知道將來有一天會開始懷念從前。

今天的父母,在重重壓力之下把孩子們送進小學,期待他們有比自己更輕鬆的童年。時光一去總是不再回,生活的車輪終將會把成年人從回憶中帶回現實: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