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國內外研究,珠算與珠心算訓練在大腦認知功能提升中具有顯著價值。結合已有研究,珠算、珠心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兒童注意力發展中的問題,尤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2018年《開學第一課》回顧

夢想丨奮鬥丨探索丨未來

2018《開學第一課》 創造向未來

第二堂課:奮鬥

互動:閃電珠心算

表演者:王桐晶 世界珠心算冠軍

世界珠心算冠軍,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王桐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令人稱奇的技能背後是刻苦的練習,王桐晶12年訓練生涯中演算過的卷子,能鋪滿100間小學教室。人類只有不斷挑戰大腦極限、更加了解大腦,纔能有新的探索和發明;如果想有更好的未來,不能放棄對自身大腦的開發

王桐晶畢業於國防大學,爲《挑戰不可能》第三季挑戰王。就職于軍事經濟學院財務系。2016年7月28日,軍事經濟學院珠心算隊在第六屆世界珠心算大賽中再創佳績,3名隊員代表中國國家隊出戰一舉奪得大賽團體第一名,王桐晶斬獲唯一個人全能特等獎,實現個人全能三連冠。

6歲接觸珠心算,9歲進入國家珠心算培訓中心,練到18歲。剛開始她是成績最差的;6年後,她成爲最優秀的;18歲,她取得世界比賽冠軍,爲國家立下一等功!是日復一日的堅持,成就了她超乎年齡的沉穩淡定和歎爲觀止的速度。

開學第一課中國際珠心算冠軍王桐晶將展示六位數和七位數閃電心算,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記住屏幕上閃現數字,並迅速計算所有15個出現的數字總和。

2018年參加CCTV1《挑戰不可能》,驚豔全場。董卿稱她巾幗英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一精彩瞬間

(《挑戰不可能》第三季王桐晶挑戰15組6位數閃電心算)

WHY

學習珠心算有用嗎?

那麼大火的珠心算真的有用麼?又有哪些好處呢?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國際數學認知與學習協會(iMCLS)理事周新林教授最新研究成果有話說

神經教育學研究的關鍵問題包括兩大方面。一是腦的可塑性與教育。腦的可塑性現象對教育實踐具有一定的啓示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腦的可塑性,重視早期教育。在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腦的可塑性不同,腦區之間的發展也不是同步的。在敏感期腦的可塑性較強,進行早期教育或及時干預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按規律辦事,凡事都有“度”,避免過度施壓,以防出現新的問題。

二是腦功能定位理論與教育。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腦的功能定位和半腦功能偏側的現象並不是絕對的,左右半腦雖有分工,但它們又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補償的一個整體。

無論是“左腦優勢說”還是開發“右腦”都是片面的說法,對大腦潛能的開發研究應是全腦的開發, 是以大腦爲核心的整個身心潛能的全面開發, 而不是片面強調開發腦的單側功能。

珠心算教育以開發兒童智力爲目標開展教學,目的爲用珠算模式開發腦的潛能,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開發,促進兒童在大腦中按珠算原理進行運算,形成腦像,達到心算的目的,促進遷移能力的形成。

這就揭示了珠心算教育與腦科學的關係,揭示了爲什麼珠心算教育有開發兒童智力的作用,揭示了神經科學(腦科學)與珠心算教育的關係,以及促進人腦發展的必然聯繫的奧祕。

在腦科學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大腦認知功能訓練。良好的大腦認知功能是學生髮展的目的和基礎。結合國內外研究,珠算與珠心算訓練在大腦認知功能提升中具有顯著價值。

大腦認知功能促進作用

促進計算能力發展

根據國內珠心算腦神經科學最新研究成果發現,珠算和珠心算訓練可以促進計算能力的發展。其原因可能是主要在於針對計算的直接的、大量的練習,同時獲得了新的、基於算盤的計算方式。

專家與同事對近500名二、三年級小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這些學生入學時是隨機分班的。一類是珠算班,另一類是普通班(課程內容不包含珠算,珠心算)研究發現,珠算班學生的計算能力優於普通班。將計算障礙定義爲計算能力處於同年齡孩子的1.5個標準差之外(低端)時,普通班計算障礙發生率爲8.1%;若採用兩個標準差的標準,計算障礙發生率爲2.1%;

但珠算班,無論採取以上哪種標準衡量,計算障礙發生率均爲0。這一結果說明,珠算、珠心算引入小學教學課程有可能實質性地解決計算障礙問題。

提升注意力

珠算、珠心算訓練的主要內容是數字,數字缺少一般語義信息,學生集體注意力加工數字這一過程可能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專家與全國多個省市的多家幼兒珠算、珠心算教育機構合作,測試近800名幼兒園大班兒童,其中半數兒童沒有學習過珠算、珠心算,另一半珠心算水平達到7級。在注意力測試任務中,兒童需要在四分鐘內儘可能多地找出特定的幾何圖形。對比發現,控制智力、年齡等因素後,學習過珠算珠心算的兒童平均能找到37個符合要求的圖形,而未學習的兒童僅能找到27個。

這一結果表明,學習過珠算。珠心算的孩子有更好的視覺信息搜索能力,注意力發展更有優勢。

兒童注意力發展是世界性問題,學校老師反映最多的就是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中嚴重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發生率在5%左右。結合已有研究,珠算、珠心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兒童注意力發展中的問題,尤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提升知覺與空間能力

知覺與空間能力包括數感能力、知覺速度和平面空間想象能力等,其作用可能源於對算盤的視覺加工和視空想象。

數感是快速、粗略的數量估計能力。專家與同事的幾項研究均揭示數感能力是一種視覺知覺能力。對比分析珠心算六級水平學生和沒有珠算、珠心算學習經驗的學生在數感上的能力差異(各75人)。

結果發現,學習過珠算、珠心算的學生對數量的估計正確率更高,約爲78%,而未學習過珠算、珠心算組學生的平均估計正確率爲68%。採用平面空間加工任務,發現學習過珠算、珠心算的學生能夠完成更多的想象中的圖形旋轉。

對大腦的結構具有塑造作用

大腦結構變化遵循的原則之一是用進廢退,較長時間的珠算、珠心算訓練能塑造人的大腦結構。

在我們的珠心算高手腦成像研究中,珠心算高手的左側感知運動皮層的部分腦區的灰質密度顯著高於普通人。這可能是因爲珠心算高手採用手部精細動作(即撥珠動作)表徵數字,長期的訓練使得相關腦區在形態上發生變化。

也有研究發現,珠心算高手的大腦纖維束連接的各項同性指標均值也顯著高於普通人,這可能意味着珠心算學習者大腦纖維束起到的連接作用更強。因而一定強度的珠算、珠心算的訓練,可以引起大腦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也許是大腦認知功能提升的一種基礎。

總體上,珠算、珠心算訓練在認知功能提升中具有明顯效果,但是,我們對其作用機理知之甚少,對它的研究任重道遠。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做好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本文部分轉載自周新林教授在《教育家》雜誌上發表的“珠算與珠心算是大腦認知功能訓練的工具”一文(69-71)。

聲明:本公衆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