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橡樹是一個非常熟悉的詞,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但是語文課本中的《致橡樹》,卻讓人對它總有那麼幾分敬意。

  其實,如果把橡樹的另一個名字告訴你的話,你肯定會說我從小就認識了,那就是——櫟樹。

  櫟樹,它的價值比你想的還多

  在中國,有60餘種櫟樹,以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山東、河南、貴州、廣西、安徽、陝西、四川等省區爲多。

  而農民朋友也把櫟樹從上到下都利用上了。比如櫟樹的葉含有水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纖維素等成分,可用來養蠶。樹皮、葉片、殼鬥、提取物爲製革、印染和漁業所必須的材料。 櫟樹幹還可以用來培養木耳、香菇和密環菌等多種食用菌。

  最重要的是櫟樹子,也被稱爲橡子,由於澱粉含量非常高,除了直接製作成食用橡子麪、橡子澱粉外還可做豆腐及用於釀製(比如醬油)。

  橡子居然能用來做豆腐?

  在幾十年前,由於國家經濟非常落後,農民們每年種的糧食都不夠喫。於是,缺少食物的農民把目光投向了山林裏到處可見的櫟樹。

  深秋時期,一枚枚橡子掉落在地上,農民把它撿回家,曬乾,儲存好。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再拿出來做成一頓美味嫩滑的橡子豆腐,除了能填飽肚子之外,對於整天粗茶淡飯甚至喫不飽飯的農民來說,也是一頓美味的饕餮盛宴。

  橡子豆腐的製作方法

  1、剝殼,可以將橡子放在陽光下暴曬。曬乾後的橡子用手指一捏就會裂開,薄薄的外殼裏面褐色的種仁。有些外殼比較厚的,就放在平臺上,用板子或刀背用力一壓,外殼就剝掉了。

  2、去除苦澀味,將剝好殼的橡子放在清水裏浸泡一週,每天換一次清水,等到水的顏色不再變黃,橡子就不會那麼苦了。

  3、磨漿水,把泡好的橡子放進石磨(也可用料理機)磨成漿,然後放進紗布裏過濾,去掉渣子,留下漿水。

  4、煮豆腐,把漿水倒進鍋內熬煮,燒到濃稠的時候就可以停火了,然後把它倒進瓷盆裏放涼,冷卻成型,橡子豆腐就製作完成了。然後用刀劃成塊就可以喫了。

  橡子,農村孩子記憶中的美味

  在十幾年前,這個時期農村已經開始逐漸富裕起來了,雖然農民朋友的生活還是比較清貧,但最重要的卻是能喫飽飯了。於是,橡子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幾乎沒有人去採摘,任憑蟲鳥啄食,任其脫落。

  但是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因爲家裏零食很少,每天都感覺一直喫不飽,所以山林裏的各種野生果子就成爲了他們目標,雖然橡子口感不怎麼好,卻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零食。

  孩子們經常生上一堆火,撿上幾把橡子扔到火堆裏烤熟,喫起來粉嫩嫩的,味道有點清香,有點微微的苦澀,但卻也是一個讓人百喫不厭的美味。

  現在,農村的孩子還會去山林裏撿橡子嗎?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