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軍報》報道,我國南部戰區某王牌部隊展開空中作戰演習,而根據其對於演習的描述來看,該王牌部隊裝備的是蘇35戰機,根據空中作戰演習和使用火箭彈執行打擊任務來看,蘇35已經擁有了制空作戰能力和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好消息,雖然中國的蘇35戰機數量也不算多,但14架蘇35已經完全可以保證一個戰區方向上的作戰了,尤其是面對我國周邊一些小國家,14架蘇35在我國的數據支持下甚至可以以一當十,而中國周圍根本沒有一個在體系和先進戰機數量上達到中國水準的國家,即使是俄羅斯也只能說是旗鼓相當而已。

中國空軍最大的優勢就是體系領先周邊國家,並且是大大超出,我國周邊國家裏,唯一能算得上數量衆多,並且技術先進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了,尤其是在輔助戰機的數量上,除了中俄以外,其他國家都是有碾壓性劣勢的,中國空軍的數十架大型輔助戰機實際上就是中國空軍最大的優勢,尤其是在戰機數量和質量上,中國都是碾壓性的優勢,僅預警機這一點,中國空軍就擁有超過30架預警機,並且有20架以上都是先進的空警500預警機,完全可以支持數個戰區執行作戰任務,畢竟4架空警500就能夠覆蓋寬度達到2000千米的戰場,並且其滯空時間達到了10小時以上,這就是中國最大的優勢了。

而中國之前的劣勢就是先進戰機數量遠遠不足,中國只擁有不到20架殲20戰機,而殲16戰機數量也有些不足,並且殲16不是專用的制空強化型,20架殲20雖然足以應對美國在重生部署的12架F22以及日本的F35戰機,但想讓再對付其他國家戰機就是一個問題了,雖然殲20戰機先進,但數量不足纔是最大的問題,根本無法保證足夠的作戰能力,因此購買24架蘇35就一定都不奇怪了,24架蘇35部署在南部戰區,配合我國的先進體系,完全可以輕鬆壓制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空軍,讓我國空軍保證足夠的作戰能力。

而蘇35實現作戰能力的速度也非常快,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國纔開始接受第一批蘇35戰機,但到現在我國已經讓其擁有了作戰能力,除了我國飛行員的素質足夠優秀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團原本就是裝備蘇27和蘇30等俄系戰機的飛行團,不但非常熟悉俄系戰機,甚至不少飛行員和教練都懂俄語,因此才能輕鬆保證換裝速度,這很明顯是其他國家做不到的,即使是俄羅斯空軍也沒有達到這個速度。

蘇35正式形成作戰能力,之前對我國的質疑自然也就完全消失了,但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更重要的事情很明顯是儘快將殲20戰機投入現役,這款戰機纔是真正能決定我國和美日韓等國空軍空中力量優劣勢的重要武器。XLW

中國沈飛一反常態竟然很爭光:殲31上艦已定?

這幾年沈飛(瀋陽所)在軍迷中的“口碑”一直不好,由於發展的殲11系列、殲15和殲16戰機都沒有擺脫“蘇霍伊”家族的設計,因爲得名“沈霍伊”。相反,成飛(成都所)從殲10戰機開始,自主研製了殲10系列和殲20等先進的戰機,並且大量出口“梟龍”戰機。

筆者無意介入各方之間的紛爭,沒有沈飛和成飛,都不會有中國海空軍航空兵強大的今天。不過近日,一向不出消息的沈飛一反常態主動爆料。

從最近央視對中國沈飛殲15戰機生產的報道看,對FC-31戰機多次提及,似乎有意在回應軍迷們的關切,也表明FC-31戰機上艦的可能性存在。另外,FC-31戰機已經發展到了2.0版本,對戰機設計進行了許多的改進。

殲20上艦的優勢在於航程和載彈量,重型戰機在這方面的優勢是無可比擬的,而且可能發展成爲現今的多用途戰機。從殲20和殲15的尺寸數據上看,殲20反而比殲15戰機還要小一點。

但這並不意味着FC-31戰機沒有上艦的機會。相反,沈飛作爲殲15戰機的研製單位,擁有豐富的艦載機研發和製造經驗,艦載機對於機身強度、防腐蝕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陸基戰機並非加裝一個尾鉤、換一對摺疊機翼就能上艦。

有消息稱,由中國航發研製的WS-19矢量推力發動機已進入總裝衝刺階段,該發動機就是專門爲FC-31研製的。如果裝機,無疑會大大提升FC-31戰鬥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