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大桥堪称世界超级工程,其背后少不了武汉力量,整个工程六成“武汉造”,武汉建桥力量已经让世界惊艳。

武汉是一座山水之城,长江汉水在此交汇,武汉更是一座三千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盘龙城遗址、知音故事、木兰传说、首义精神声名远播。武汉依江而生,因水而兴,长江和汉水为武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一度阻隔了三镇人民的交往。

如今,随着一座座飞架南北的桥梁,武汉由“江城”变“桥城”,武汉三镇连为一体,走进长江新时代。桥梁带来的不止是交通的便捷,更是经济的蜕变。武汉更因桥的连接而四通八达,经济日益腾飞。长江大桥见证了武汉城市的发展。

60多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长江大桥不仅结束了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连接三镇,沟通南北,使汉口汉正街、武昌司门口等武汉商埠的发源地,从此焕发出新的活力。它更是一个站起来的伟大民族、一个勃勃生机的新中国向世界抒发志气的象征。

桥梁不仅连通了武汉三镇,也能带动一个区域的腾飞。1995年,长江二桥的建成,结束了“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它与长江大桥相呼应,让武汉内环“画圆”,形成了市内交通平面立体并举、江河两岸三镇贯通格局,同时也带来了徐东等商圈的发展。

2000年9月,白沙洲大桥,长江武汉段的第三座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白沙洲大桥虽被称作“崭新的破桥”,但其建成,使107、316、318等国道由"瓶颈"变通途,是打通武汉三环的两座桥梁之一。

紧接着,2001年12月,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军山长江大桥位于武汉西南郊,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主干线跨越长江的共用特大桥梁,也是武汉外环绕城公路的一部分。西北岸蔡甸军山镇,东南岸江夏金水乡,它把蔡甸和江夏串联起来,带来两岸共同发展。

2007年12月,阳逻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此桥为一跨过江、双塔单跨悬索桥型,是世界第八大悬索桥,国内排名第三。阳逻长江大桥北岸为新洲区阳逻街,南岸为青山区向家尾村,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湖北省、武汉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京珠、沪蓉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2009年12月建成通车,大桥西北起汉口平安铺,东止武昌武南青主干道。该大桥是武汉第六座长江大桥,第二座公铁两用桥,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桥,与白沙洲大桥一起合围而成“三环线”,辐射力量不容小觑。

三环对于武汉来说是意义最重大的一条环线,走三环去武汉各地成为武汉人快速出行的最佳选择。它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线串联,更是连接起盘龙城、后湖、四新、南湖、光谷五大居住新区,让武汉人的生活圈再次扩大,带动了新兴区域的快速发展。

2011年12月,武汉第七座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武汉城市二环线上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二七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3.2公里、天兴洲长江大桥上游约7公里处,北起于江岸区武铁新江岸小区处,南止于青山区钢都花园罗家港。

2014年12月28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将正式通车,横跨汉阳、武昌,是武汉二环关键性的“扣环”工程,串联起三镇的核心地段,带动区域经济活力倍增。第八座长江大桥,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武汉沌口长江大桥,2017年12月,这座桥全程双向八车道,比武汉绕城高速路还宽。是武汉的第九座长江大桥,也是是武汉四环线重要过长江通道,位于白沙洲长江大桥和军山长江大桥之间,在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游约7公里处。线路起点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家堡,接汉洪高速公路,过沌南洲,跨长江,于石咀李家村下游跨武金堤至长江南岸,再过青菱湖,跨青郑高速公路,止于107国道。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以1700米的跨度成为中国悬索桥新的记录,预计2019年正式建成通车。虽然已经是武汉建设的第十座长江大桥,但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武汉的发展依然意义重大,它是武汉内环南扩的必要条件,大桥连接江南、江北,将武汉的新老城区连接起来形成武汉“新内环”,同时也将武汉二环的范围向外推进。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作为武汉四环线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是武汉长江上的第十一座大桥,也是长江上最宽的大桥,位于武钢外贸码头下游1公里处,建成后将成为长江新城的地标性建筑。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武汉“环线+射线”路网结构,对缓解武汉过江交通压力、增强武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桥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一座座长江大桥的建设,使得武汉城市环线不断画圆,让整个三镇连成一体,铺就了城市发展的繁荣之道,呈现了时代演变中城市格局的革新与飞越。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