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好人少,得善終的好人更少。一羣山賊水匪貪官污吏外加土豪劣紳變節軍官,要是也能改頭換面安享榮華,那就真的沒有天理了。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梁山也有聰明的好人。如果我們跟這四位梁山好漢學做人,浪跡江湖不喫虧,混跡官場不受氣,還能逍遙快活過一生。

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四位好漢中,自然不包括僞君子宋江、奸險小人吳用,也不包括混不吝李逵、醜而色王英。當然,這其中也不包括豹子頭林沖和美髯公朱仝,因爲他們一個步步退讓當忍者神龜,一個無原則地做好人,活得實在是很累,這樣的人經常被欺負、被坑騙,在人心險惡的江湖和官場上,步步殺機,一步走錯,萬劫不復。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最值得學習的四位梁山好漢,爲人處世有哪些可以學習借鑑的地方。

NO4——安道全之妙手仁心

神醫安道全最後當了宋徽宗身邊的金紫醫官,享受的待遇不比太醫院院長低。所謂金紫,就是紫綬金章,能夠掛着黃金印,就是高品級官員了。雖然可能沒啥權利,但是起碼見了蔡京高俅童貫,也不用像宋江那樣磕頭如搗蒜。

當世一流的醫術,是安道全的安身立命之本,而能夠讓安道全受到梁山羣雄和朝廷君臣重視甚至尊敬的,是安道全的妙手仁心——妙手常有,而仁心不常有。很多郎中比屠夫還狠,不把病人宰得傾家蕩產不罷休,這樣的郎中其實跟強盜也沒啥區別。

安道全與強盜郎中不同,他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梁山盜魁宋江因爲虧心事做得太多,尤其是對不起托塔天王晁蓋,惡行變成了體內毒素,最後後背鼓了大包。如果找不到好郎中,再過幾天,宋江就會被吳用拿綠豆湯灌死(如果綠豆湯能解百毒,郎中都下崗了)。

浪裏白條張順恩將仇報(安道全曾救過他母親),給安道全背上了一口大大的黑鍋。雖然口頭上詛咒張順“忒這般短命”,但是上了梁山之後,安道全眼裏的宋江,就只是一個病人了。本着醫者父母心,安道全治好了宋江的惡疾。在安道全眼裏,把宋江千刀萬剮,那是朝廷的事情,而自己的工作,就是把這廝治好。

因爲醫術高明從不作惡,所以徵方臘的時候,不管是蔡京童貫還是宋徽宗趙佶,都捨不得安道全去送死,緊急徵調其進入太醫院。這時候我們要問了:宋徽宗除了寫字畫畫造園林,就是找李師師做遊戲,怎麼會知道梁山上還有安道全這麼一號人物?這答案很簡單:蔡京高俅童貫這班奸臣推薦的。

一技在身,初心不改,無論是在廟堂還是在江湖,安道全都只想做一個合格的郎中。這樣的人要是不得善終,老天爺都不答應。至於七八百年後的某些郎中,割開肚子談價錢,就已經跟操刀鬼曹正差不多了——妙手或許有三兩下,仁心用顯微鏡也找不着。

NO3——浪子燕青之了身達命

浪子燕青堪稱男人典範,很多人都會對燕青表示羨慕:要是有他一半逍遙快活,也算不虛此生了!

智真長老對魯智深的評價是“了身達命”,其實這四個字用在浪子燕青身上,同樣恰如其分。在一百單八將中,要是找比浪子燕青還聰明的人,實在是太困難了。

浪子燕青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在盧俊義出事之前,燕青的日子過得逍遙快活:每年相撲比賽拿獎金,選美比賽(賽錦體,李師師曾說燕青跟自己同門)還是拿獎金,這些獎金基本花不出去,因爲燕青去的地方基本不用花錢,正所謂“鴇兒愛鈔姐兒愛俏”,燕青既俏又有鈔,很多人都會倒貼——比如宋徽宗的傍尖兒李師師。

除了每天“三瓦兩舍打鬨(盧俊義語)”,燕青還經常上山打獵:“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射獵),並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間入城,少殺也有百十蟲蟻(小型鳥獸)。”很多人設想自己升官發財後歸隱山林,每天打打獵釣釣魚種種菜,但那要辛苦多半輩子,而浪子燕青年紀輕輕就過上了絕大多數人都豔羨的逍遙日子。

燕青是天罡正將,雖然排名居末,但是徵方臘凱旋,怎麼也能混個都統制或兵馬總管這一級別的高官。但是燕青在徵方臘的時候就安排好了退路,別人都忙着殺人放火搶功勞,只有燕青“叫了數個心腹伴當,去那庫裏,擄了兩擔金珠細軟出來”。

燕青知道,什麼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只有金銀珠寶是真的——朝廷可以給你烏紗帽,也能要了你的小命。燕青勸玉麒麟盧俊義急流勇退,卻只給宋江留了一張紙條:“本待拜辭,恐主將義氣深重,不肯輕放,連夜潛去。”

有宋徽宗趙佶欽賜的護身符在手,兩擔金銀在身,燕青的後半生自然要多快活有多快活。有人說浪子燕青把李師師也拐跑了。事實上原著中根本就沒那麼回事兒。以浪子燕青的聰明睿智了身達命,纔不會帶着李大媽這個大麻煩——動了有主兒的餑餑,那就等着便宜姐夫趙佶追殺吧。而且李師師那樣的人,燕青見的多了,可以說李師師能把趙佶迷得神魂顛倒,但是對風月老手燕青,那是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NO2——行者武松之快意恩仇

浪子燕青搶了兩擔金銀,也比較有錢了,但是他比起行者武松,還是個窮人,因爲武松除了例行封賞,還有宋徽宗趙佶欽賜的十萬貫養老錢——如果晁蓋等人有這十萬貫,當初也就不會去打劫生辰綱了。

有人詬病武松殺戮過重,但是他們可能忘了:武松當時已經被逼上絕路,放走一個知情人,都會使自己陷入險境。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武松快意恩仇殺伐果斷,正是他得以善終的根本原因。

武松不出手則已,出手必然斬首,管殺管埋(用火),絕不留一點後患。武松的殺戮,其實是很有震懾作用的,及時雨宋江不敢惹他,所以被武松當衆怒懟,也只能找李逵撒氣。

在梁山上,武松只尊敬親近魯智深,其餘的人都不放在眼裏,就連李逵那樣的混不吝,見了武松也只能繞着走。武松不回朝廷接受封賞,宋江是鬆了一口氣的,所以他才如釋重負地表示“任從你心”——如果眼裏不揉沙子的武松也當了官,沒準會彈劾黑白通喫已成習慣的宋江和亂斷葫蘆案的葫蘆僧李逵。

武松不來,蔡京高俅童貫也鬆了一口氣:再也不用面對武松那殺氣凜然的雙眼了。宋徽宗欽賜武松十萬貫賞錢,朝中奸臣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因爲他們都不想惹火燒身——如果一擊不中搞不死武松,那麼就會面臨武松無休止的刺殺。

武松二十多歲歸隱,直到八十歲善終,五十多年裏沒有人上門找麻煩——武松不找別人的麻煩,就已經算是積德行善了,誰還會閒着沒事兒去捅馬蜂窩?

NO1——花和尚魯智深之闊達俠義

把魯智深定爲梁山俠義好漢NO1,估計沒有人會提出質疑,因爲衆好漢中只有他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肯捨己爲人的真英雄。魯智深的行俠仗義,讀者諸君耳熟能詳,這裏不再贅述,咱們就來看看此君的闊達大度。

“有錢不花,死了白搭。”“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這種情況在魯智深身上絕不可能發生,因爲他比誰都知道:家財萬貫一毛不拔,那也還是個乞丐。

魯智深沒錢可以借,借了九紋龍史進十兩銀子,用半生時間拿情義來還。當借不到錢的時候,魯智深也會去搶,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就成了魯智深的打劫對象:賊喫賊,越喫越肥,不義之財,取不傷廉。賊人的錢財,不拿白不拿,拿了就要花出去。

魯智深先後打劫了桃花山和瓦罐寺,但是並沒有獨吞,而是分給了史進一部分:“便打開包裹,取些酒器,與了史進。”

魯智深兩袖金風來到大相國寺看菜園,喫了潑皮兩頓酒肉,馬上重金回請:“每日喫他們酒食多,灑家今日也安排些還席。”

魯智深大灑金錢,“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李忠和崔道成攢下的家底,變成了魯智深的酒肉錢。

最難能可貴的,是魯智深交朋友不問身份貴賤高低:潑皮請我,我就回請,你們讓我耍禪杖,我就笑呵呵地答應一聲“說得是”,說耍就耍。能交上魯智深這樣的朋友,是偷菜潑皮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冷麪煞星武松連宋江都不服,偏偏就服魯智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安道全之妙手仁心、燕青之了身達命、武松之快意恩仇、魯智深之闊達俠義,這些人在險惡的江湖之中,也有安身立命之本,即使進了朝堂混跡官場,只要堅守本心,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得了。

雖然後世很多安道全都變成了操刀鬼曹正,很多燕青都變成了某二代,很多武松都變成了崑山花臂,很多魯智深都改行收了門票,但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最值得尊敬和效仿的,還是這四位,因爲入雲龍公孫勝咱們學不來,宋江吳用咱們也不屑學。

只是有一點不能不讓人惋惜:宋江吳用李逵比比皆是,要是找安道全魯智深,好像比找一頭活劍齒虎還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