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嶺上,解珍解寶一個被狼牙亂石粉碎了身軀,一個被大小石塊短弩弓箭弄得七零八落,“宋江聽得又折瞭解珍、解寶,哭得幾番昏暈” 。但是此前此前立地太歲阮小二不肯被擒受辱而橫刀自刎,玉幡竿孟康被火炮打碎頭顱,宋江只是“在帳中煩惱,寢食俱廢,夢寐不安”。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宋江之所以坐臥不寧,更多的是發愁怎麼拿下烏龍嶺。

同樣是梁山兄弟,而且阮小二資格更老功勞更大,解珍解寶僅僅是兩個獵戶,能夠位列天罡,已經是德不配位,宋江爲什麼不顧衆人感受,公然表現出如此的厚此薄彼冷暖不均?

宋江因解珍解寶之死而哭暈,這可以理解,因爲解珍解寶是他離間打壓登州派的籌碼,而且有八成的可能,那個“天意排名石碣”,就是解珍解寶這兩個會挖陷阱的獵戶偷偷埋下去的——土工作業和搞僞裝,他們是內行。解珍解寶超越病尉遲孫立而成爲天罡正將,其實是宋江吳用的論功行賞。

宋江痛哭解珍解寶的原因不難探尋,可是宋江爲什麼對阮小二阮小五的死漠然處之呢?這還得從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之後、徵方臘之前的一次祕密會議說起。也正是那次祕密會議走漏了消息,讓宋江恨上了那幫水軍頭領,而李俊阮小七之所以棄官出走,也是知道有人向宋江打了小報告,自己要是再不走的話,下場一定很悲慘。

在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之後,阮氏三雄與宋江的三個鐵桿水軍頭領瞞着宋江,以“請軍師吳用商議事務”爲名,在船中祕密開會:“我想那夥奸臣,漸漸的待要拆散我們弟兄,各調開去。今請軍師自做個主張;若和哥哥商量,斷然不肯。就這裏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

這是要另起爐竈,結果很遺憾,吳用不肯出頭。“六個水軍頭領,見吳用不敢主張,都做聲不得”。

阮氏三雄是托塔天王晁蓋的人,他們對宋江一直不大感冒。阮氏三雄之所以聯合張橫張順李俊一起去找梁山實際的二把手智多星吳用(玉麒麟盧俊義雖然坐着第二把交易,但那也就是個光桿司令超級打手),表示要拉隊伍回梁山,實際就是想讓吳用當梁山老大,至於宋江的死活,那就聽天由命了。

吳用雖然當場婉拒了六大水軍頭領的建議,但是他還是對宋江進行了一番試探:“沒招安之前咱們千自由萬自在,現在連大聲咳嗽都不敢,弟兄們都有怨氣,大哥你看這事兒咋整?”

鄆城縣押司出身的宋江,自然知道吳用的弦外之音,當場就被嚇出一身冷汗:“是不是誰跟你說啥了?”

吳用雖然慣於見風使舵,但此時卻也不肯竹筒倒豆子(因爲這會讓宋江對他也產生懷疑),他打起了太極:“這是人之常情,還用別人多說?”宋江一看衆好漢已經開始與他離心離德,就逼着大家賭咒發誓用不背叛,結果“衆人聽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淚設誓而散。”

有人懷疑吳用出賣了六大水軍頭領,但是細看之下卻有點不像,因爲吳用沒那麼傻,宋江也沒那麼蠢,如果他肯把自己的後背完全交給吳用,那他也不配坐梁山頭把交椅了。事實上即使吳用不坦白,他與水軍頭領祕密開會,也未必能瞞過王英扈三孃的眼線。

不管是作爲梁山盜首,還是作爲梁山軍主帥,宋江都知道自己部下山頭林立,稍有不慎就會重蹈白衣秀士王倫覆轍,所以他才指派乾妹妹一丈青扈三娘乾妹夫矮腳虎王英爲“專掌三軍內採事馬軍頭領”。

這個“內採事”有的版本寫做“內探事”,說白了也就是宋江的東西廠、錦衣衛,專門刺探梁山各派系動態——矮腳虎王英就是專聽壁腳的土行孫,扈三娘也可以客串一下妲己西施。

宋江是個睚眥必報的真小人,同牀共枕多日的閻婆惜,一言不合就殺了,而且是虐殺:“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顙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復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

電視劇爲了表現宋江的“忠孝仁義”,把這段故事演繹成了“誤殺”,不知道閻婆惜會不會在半夜找導演算賬。

那次祕密會議消息走漏,宋江要是不採取報復措施,那他就不是“黑三郎”了。所以除了浪裏白條張順之外,其他幾位水軍頭領在水網密佈的江南,都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旱鴨子——登陸上山衝鋒陷陣。

阮小二死掉了,短命二郎阮小五死掉了,船火兒張橫也病死了,這些人死掉,宋江都漠然置之:方臘的婁丞相殺了阮小五,宋江都懶得追殺,也不是婁丞相自己上吊,這事兒就被宋江忘了;宋江得病,張順出賣救母恩人安道全,張橫病重,宋江理都懶得理。

這一樁樁一件件落在混江龍李俊和活閻羅阮小七眼裏,就是傻子也明白了:徵方臘之前的祕密會議,已經被宋江偵破,咱們再不走,那就等着挨收拾吧。

阮小七破罐子破摔,最後被攆回了老家,逍遙快活地侍奉老母,六十歲無疾而終。張橫更是聰明,他“詐中風疾,倒在牀上”瞞過了帶着醫生的宋江(張橫病重的時候怎麼不見宋江帶着醫生探望?),直接帶着童威童猛和洞庭湖赤須龍費保等人,一溜煙跑到了暹羅國——這下子可算是逃脫了宋江的魔掌!

於是泄露船中密會消息的人,已經有了三個:智多星吳用、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但是我們細看原著就會知道,泄密者還可能有一個人,那就是浪裏白條張順。

張順與張橫雖然是親兄弟,但是感情並不怎麼好。他們原本一起在江上做“沒本兒的買賣”,卻不知道爲什麼拆幫散夥了,張橫繼續幹老本行,張順卻洗白自己當了魚行經紀人。

張橫被關勝捉去,張順以“未得哥哥(宋江)將令爲由”拒絕營救。阮氏三雄罵了他一頓之後自己出兵,結果阮小七被擒,張順率先開溜。

雖然對自己的親哥哥薄情寡義,但是張順卻對宋江死心塌地,所以張順死後,宋江大辦喪事:“宋江掛了白袍,金盔上蓋着一層孝絹……列下黑豬白羊,金銀祭物,點起燈燭熒煌,焚起香來。宋江在當中證盟,朝着湧金門下哭奠……戴宗宣讀祭文,宋江親自把酒澆奠,仰天望東而哭。”

即使是宋江的親爹宋太公死了,也未必能享受到這個待遇。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走漏船中密會消息的嫌疑人,已經有四個了,那麼誰的嫌疑最大呢?筆者認爲這其中浪裏白條張順的嫌疑最大,這個六親不認的傢伙,可能是宋江安插在水軍中的一顆釘子,出賣哥哥而博取宋江歡心這種事情,張順還真幹得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