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和林徽因,

  1920年代末從美國學成歸來後,

  一心撲在中國古建築的研究。

  1937年盛夏,他們與營造學社的同伴們,

  來到山西五臺山,

  在5座主山峯之外的臺外,

  推開了一座僻靜的古廟——

  佛光寺的大門。

  佛光寺山門

  佛光寺寺院院落

  佛光寺東大殿夜景

  經過測繪考察,他們判斷出,

  寺院內的東大殿,建於公元857年的唐代,

  從此打破日本學者

  “中國境內已無唐代木製建築”的斷言。

  而他們更在東大殿中,

  發現了絕無僅有的多樣唐代藝術,

  激動之餘,梁思成先生說,

  “誠我國第一國寶也。”

  現在,佛光寺依然安然坐落在僻靜深山中,

  是中國文物保護的聖地。

  自述楊傑編輯成卿

  1900年前後,日本派出許多專家,來中國進行了古建築考察。其中,1922年,他們就來到過佛光寺並拍下了照片,但他們並沒有判斷出東大殿的建造年代。

  這些日本學者們下了個論斷,說中國大地已經不存在唐朝或者唐朝以前的木構建築了,要看得去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1936年前後,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北平天壇正在修繕的祈年殿屋頂上

  歷史的機會留給了梁思成和林徽因這樣的中國人。

  1937年的盛夏,梁、林與他們營造學社的同伴們,根據法國人伯希和拍攝的《敦煌石窟圖錄》裏“大五臺山圖”中的“大佛光之寺”,跋涉來到了寂靜深山之中的佛光寺。

  報紙刊登發現佛光寺東大殿

  他們花上了數天的時間,裏裏外外爬上爬下對東大殿進行了考察,根據各種建築構造的風格,進行了綜合斷代,判斷出寺院最高處的東大殿,是公元857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修建。從此打破日本學者“中國境內已無唐代木製建築”的斷言。

  不僅如此,東大殿更是一座“殿堂”級的木結構建築。在大殿裏,他們還找到了唐代的雕塑、唐代的壁畫、唐人的題記……激動之餘,梁思成先生稱讚東大殿,“誠我國第一國寶也。”

  寺院格局

  佛光寺坐落在五臺山的五座主山峯之外。三面環山,北邊一座長山,南邊一座臥山,東邊最高處的大殿緊挨着山體的斷崖。

  整個寺院始建於北魏時期,之後在唐武宗發起的滅佛法難時候被毀。

  到了唐宣宗時期,當時的大太監王守澄有個叫“寧公遇”的家人,由她出資,高僧願誠和尚主持,寺院又得到了重建。

  寺院佔地約34200多平方米, 自西向東建出三重院落,照着山勢,依次高升。

  伽藍殿

  第一進院落

  從山門進來是第一進院,院內一側有伽藍殿,始建於明代崇禎時期,後又在清代重修。

  文殊殿

  一側是文殊殿,建於金代。文殊殿體量非常大,是一個七開間的建築,很是健碩。

  註釋:中國的古建築裏,把每四棵柱子圍成的空間叫做”間”, 一間的寬就是“面闊”。

  文殊殿山牆

  典型的懸山頂結構,屋面是兩面坡,一直伸到側面的山牆之外。

  柱子和橫樑交接處承託着屋檐重量的木構件,稱爲“斗栱”;兩個柱子中間的斗栱組合叫做“補間鋪作”。

  文殊殿的“補間鋪作”上面出現了45度的斜栱,是金代建築的標誌。

  林徽因測繪石經幢

  第一進院的中央還有一座建於唐代乾符四年的石經幢,當年林徽因穿着旗袍,登上高高的梯子對石經幢測繪,從此中國建築史便留下了一張經典的老照片。

  第二進院的偏殿

  第一、二進院之間的花牆

  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子處在更高的臺地上,半身高的花牆將兩進院子隔開。

  現在看,第二進院子已經不是完整的一個院落了,遺留下來的建築物主要是南北兩側的偏殿。

  “大佛光之寺”壁畫

  敦煌五臺山“大佛光之寺”壁畫裏,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座大型樓閣式建築,或許就是唐代法興禪師修建的“彌勒大閣”。

  石柱基石

  而現在我們在院子裏只能看到一些巨大的石柱的基石,猜測它們很可能就是“彌勒大閣”留下的痕跡。

  第二、三進院之間的臺階

  第三進院落

  再往第三進院落走,穿過一個拱券結構的門洞,要爬37級臺階,每級臺階坡度超過45度,爬起來甚至要手腳並用。

  到達頂端,抬頭的一瞬間,東大殿便跳入了視野。

  和一般寺院坐北朝南的慣常朝向不一樣,東大殿坐東朝西,站在大殿前就可以望向日落,據說也是望向舊時長安的方向。

  爲什麼稱佛光寺東大殿爲中國第一國寶,梁思成原話是這樣說的:

  “除殿本身爲唐代木構外,殿內尚有唐塑佛菩薩像數十尊,梁下有唐代題名墨跡,栱眼壁有唐代壁畫。此四者一已稱絕,而四藝集於一殿,誠我國第一國寶也。”

  即在梁思成看來,佛光寺的東大殿之所以可稱爲“我國第一國寶”,是因爲它絕無僅有地集結了四樣唐代藝術於一體:唐代木結構建築、30多尊唐代佛像雕塑、唐人題記、唐代壁畫。

  如何判定東大殿始建於公元857年?

  與梁、林一起發現佛光寺的莫宗江曾回憶說,有一日測量工作完成,到了晚飯的時間,林徽因就提議在大殿前面喫東西,地上鋪上席子、毯子,跟野餐一樣,大家一邊喫一邊繼續抬頭看東大殿。

  東大殿殿內 樑架上“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題記

  能準確地推測出東大殿建造的年代,要歸功於林徽因先生的遠視眼,她站在大殿地面上,遠遠地望見樑架上似乎有字。就找來人搭了架子爬上去用水去清理,這便露出了一行題記:“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意思是這座大殿的功德主是一個叫寧公遇的女性,即我們今天會說的出資方。

  “大中十一年”石經幢

  而東大殿外正對着的石經幢上,正刻有“佛殿主女弟子寧公遇”的字跡,與大殿上的字跡相對應。

  “大中十一年”字樣

  且石經幢上有一個“大中十一年”,就是公元857年。由此,便證明了大殿建造的具體年代。

  佛光寺東大殿正立面、剖面圖,梁思成繪製

  “殿堂”級唐代木結構

  佛光寺東大殿的體量極大,面闊七間,僅次於皇家建築的九開間,長有34米,寬17.66米。

  中間的五開間都是實面的雙開板門,兩端的盡間砌出來一人來高的檻牆,牆上安着直欞窗。

  牆體

  大殿的牆面塗成硃紅色,大殿背後在連接柱子和柱子的額枋上出現了唐代人特別喜歡的“七朱八白”的粉刷古法。

  註釋:七朱八白是一個幾何的造型,唐人用硃紅色將柱間的橫枋分成七個等分,中間塗出八個白色的方塊,所以叫“七朱八白”。

  屋頂

  屋頂是單檐廡殿頂,四面斜坡,這也是中國古建築裏高等級的皇家和寺廟建築纔會採用的結構。

  牆面轉角處柱子的柱頭,到屋頂飛檐翹角近4米長,飛檐的整個姿態就好像展翅欲飛的鳥兒,輕盈不做作。

  梁思成在東大殿內

  東大殿人字形叉手,無侏儒柱,梁思成攝影

  當年這裏的條件極爲艱辛。爲了研究屋頂的構造,梁思成先生在上萬只蝙蝠和臭蟲,以及蝙蝠糞便形成的惡臭中,爬上了東大殿的天花。

  在手電的探視下看到了屋脊下一個壯碩的叉手,這個大叉手沒有中間的侏儒柱,再次證明了東大殿是唐代的建築。

  註釋:侏儒柱是古代木建築中使用的木構件,指立於樑上的短柱。叉手指支撐在侏儒柱兩側的斜杆。唐代木建築,只用叉手;宋代開始用的是叉手+侏儒柱;而明清一般只用侏儒柱。

  斗栱

  屋檐下的斗栱特別地碩大,層層疊疊的樣子,跟盛放的花朵一樣。

  根據不同的位置和作用,東大殿裏裏外外的斗栱就有7種。柱子上方的斗栱組合稱作“柱頭鋪作”,整個高度幾乎有下面柱子的一半高。

  斗栱中,從牆伸出來的尖尖的木構作“昂”,形如削竹,所以被叫做“批竹昂”。

  柱子

  東大殿的正立面上,支撐着屋頂的外檐柱露出牆面。梁先生當年發現,柱頭做成了緩和的曲線,讓柱子的造型變得更加豐滿柔和,這個便是“卷殺”。

  柱頭上面直接承託着櫨鬥,這中間沒有橫向的木枋連接,也是五代之前的建築的一個特徵。

  覆盆蓮花柱礎

  柱子的基石叫柱礎,東大殿的柱礎是覆盆蓮花式,有一個倒扣的像臉盆的式樣,這是唐代和唐代以前高等級建築的標準樣式。

  佛光寺東大殿剖面圖,梁思成繪製

  大殿的外檐柱和殿內的內柱有着一樣的高度,都通過斗栱與屋頂的梁枋相連,這在唐宋的古建築中被稱作“殿堂作”,比起內外柱不等高,內柱不用斗栱的“廳堂作”,是更高等級的建築。

  東大殿內栱眼壁畫諸菩薩像

  唐代壁畫

  整個中國,唐代壁畫保存最多的是敦煌的莫高窟,有上萬平米。而在山西保存下來的唐代寺院裏的壁畫,大概60多平米,全部保存在今天佛光寺的東大殿。

  東大殿佛座壁畫毗沙門天王

  東大殿內槽的栱眼壁上,描繪着佛說法圖的唐人壁畫。這些圖當年在繪白色的時候,使用了明礬,現在明礬氧化,呈現出早期壁畫的黑色。

  唐代塑像

  目前整個中國保存下來的唐代寺院的彩塑,共約70尊,而東大殿這裏就有30多尊。

  它們一字排開,全部都在佛壇之上,每間供着一尊主像,周圍還有六尊脅侍、供養菩薩,高度從近2米到超過5米。

  林徽因在佛壇上,梁思成攝影

  對比林先生當年與塑像的合影,便看得出佛像恢弘的氣勢。

  這樣大密度的佛像羣體,梁先生在之後的寫作中用了“forest”(森林)來描繪,眼前的景象便是佛像的森林。

  林徽因與寧公遇塑像,梁思成攝影

  佛壇南端有一座信女的塑像,梁、林兩位先生推定這就是佛光寺的功德主“女弟子寧公遇”的塑像。

  東大殿雙開板門

  板門內側鹹通七年題記

  唐人題記

  後代的學者在大殿大門的背光處上發現了一個著名的題記,內容大概是“有僧人玄翥,鹹通七年到此一遊”。

  鹹通七年大概是公元866年。東大殿建造的年代是公元857年,東大殿建成之後的大概不到十年裏,僧人玄翥看到了這一恢弘嶄新的氣象,將這一筆記在大門上,這樣看這個大門也是千年的遺物了。

  東大殿窗下的明代羅漢彩塑

  佛光寺的歷史變遷

  佛光寺東大殿從唐代傳下來,裏面留下了各個朝代斷斷續續豐富的信息。明代人塑的五百羅漢,現在保存下來的,有260多尊。

  明代懸塑仙山

  羅漢的頭頂上面還塑有明代的懸塑仙山,古人沒有飛機,沒有辦法登臨到天空之前,這是他們對於天空世界的一種想像。

  東大殿屋頂樑架

  在大殿的板門上和屋頂天花的樑架下,除去唐代人的題記,其他朝代也都留下了豐富的題刻。

  大殿門前有兩株氣勢逼人的松樹。經過樹齡測算,我們發現它們已經有大概1200到1300年的歷史,和東大殿存在的年代非常相近。

  推斷建了東大殿以後,門口人爲地又栽種了這兩株松樹,所以它們現在已經和大殿相伴千年了。

  東大殿是唐代時候修建的,而佛光寺整個寺院始建於北魏時期。東大殿的側面,保留下了一座祖師塔。

  林徽因在祖師塔二層,梁思成攝影

  根據風格,梁先生推斷這極有可能是北魏時候修建寺院的僧人的墓塔。

  因爲三面環山的小氣候,佛光寺這裏常年祥雲繚繞,霧氣蒸騰。光透過雲層直射下來,光芒萬丈,常常被善男信女們認作是“佛光普照人間”。

  據說當年北魏的帝王,以及他後來的傳承人看到這樣的天象,便把寺院命名爲“佛光真容禪寺”。

  梁林兩位先生當年推開佛光寺的門的時候,裏面只有一位寺僧和一位陪侍的啞童,現在佛光寺裏面已經沒有住持僧人,變成了中國文物保護的聖地。

  其中的東大殿是最能代表中國人心目當中大唐氣象的一座建築,在這裏我們感到似乎跨越了千年的時間,與古人們展開了歷史的對話,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國寶。

  圖片攝影:王遠見 晉行記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