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就隨父親蔣敬投入第四軍輜重兵團二營四連,連長肖剛兵,父親在營部任上尉書記官,駐紮在湖南常寧縣廟前,平時負責食物運輸,期間與日軍小股部隊發生過戰鬥,曾經繳獲過日軍槍支。1945年8月日軍投降,郭嘉強團長放了出來,帶人在貼日軍投降佈告,很多日本兵跪在佈告前哭,還有帶刀的軍官。

黃樣華:1920—2018

籍 貫:廣東大埔

番 號:陸軍第四軍五十九師一七五團通信排上等兵。

自述:1943年,我23歲,在梅縣一間磚窯廠裏打磚,然後被抓丁入伍送往梅縣,檢查完身體,後與一同被抓的同鄉經興寧走路到韶關編入新兵連。

略爲訓練後,我們被送上火車坐到湖南衡陽,補充陸軍第四軍五十九師一七五團通信排當士兵。那時軍長叫張德能,師長林賢察,團長陶富權,排長劉明春,班長侯發貴。

通訊排戰士很多沒有配槍,就是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背電話線布電話線,從團部拉倒營部,方便當官的直接聯絡。部隊先在江西贛州駐紮,後又轉到湖南長沙修工事約一年左右。1944年長沙會戰,隨部隊一直退到湖南郴州且戰且退。日軍投降時我正在湖南汝城,後隨部去了江西接收日軍武器。

1946年日軍投降後部隊開到江西南昌整編,後經九江到南京(1947年),1948年調防到江蘇淮陰市淮安縣、揚州、鎮江守長江。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渡長江時,在安徽投降編入解放軍12軍104團任班長,51年入朝參加抗美援朝,54年回國。在江西上饒復員,回到家時已經37歲。退伍後回家務農,任生產隊長直至改革開放,未受衝擊。

王明勝:1918—2015

籍 貫:廣東蕉嶺

番 號:陸軍第四軍一零二師通訊連

職 級:二等兵 。

自述:我於1943年被徵召入伍,分發到陸軍第四軍一零二師通訊連當通訊兵,這個師的前身是黔軍,師長姓柏。師裏面很多軍官都是貴州佬,伙食放辣椒,辣死人了。

我參加了第四次長沙會戰,在一次戰鬥中,長官帶領我們抵抗敵人,我抱着槍一邊打一邊衝。日本人朝我這邊的方向打槍,我三次聽到子彈在耳邊飛過的聲音,但都幸運地沒打中我。那時繳獲日本戰利品,最搶手是日軍的軍刀和手槍。我發現一個日本軍官被打死,便解下他的手槍和指揮刀交給長官,槍被長官拿去了,指揮刀獎賞給了我。後來我嫌其老帶着礙事,拿到市場換了幾斤肉喫。

蔣巢波:1925—

籍 貫:湖南衡南

番 號:前陸軍第四軍輜重兵團第二營第四連連部文書

階 級:文書上士

口述:

1944年衡陽48天保衛戰失敗後,家鄉也隨之淪陷,記得有個晚上狗叫得很吵,父親出去看看,第二天父親回來說,幾個人帶着一個人逃出來人藏在村裏,深夜父親一行護送那個人到長樂(音)交給一個叫夏建寅的人,父親說那個人是方先覺將軍。

父親同學郭嘉強在我家鄉那裏成立了戰地服務團,郭嘉強任團長,下屬四個大隊,父親蔣敬在那裏任大隊長,我隨父親加入戰地服務團,期間與日軍在衡陽南鄉鋪、黃花橋一帶作戰。

不久戰地服務團被日軍打散,郭嘉強團長被俘。我就隨父親蔣敬投入第四軍輜重兵團二營四連,連長肖剛兵,父親在營部任上尉書記官,駐紮在湖南常寧縣廟前,平時負責食物運輸,期間與日軍小股部隊發生過戰鬥,曾經繳獲過日軍槍支。1945年8月日軍投降,郭嘉強團長放了出來,帶人在貼日軍投降佈告,很多日本兵跪在佈告前哭,還有帶刀的軍官。

抗戰勝利後我繼續讀書,一九五一年在韶關烏硝廠工作,曾在連縣工作,1954年調到廣東省台山市四九鎮坂潭錫礦區工作到退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