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操挖刘武的墓是公开的,他手下人多,墓道封石体积比龟山汉墓小多了。曹操盗刘武墓非常成功,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出这些财宝的。

曹操是如何打开梁孝王墓坚固墓道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曹操盗墓一直是一个话题。

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中说了曹操盗墓被陈琳曝光的事情(见《 曹操盗墓一说是否属实?史家作注时找到新的史证 》一文),从各种情况分析,曹操盗墓应该是事实,当然,曹操盗墓时也会有公开的诸如考古发掘、批斗统治者一类理由的。

(曹操塑像)

那么,曹操以何名义盗掘了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墓?史书上没有说,但不妨碍我们推测一下。

大家都知道,1928年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盗清东陵时,对外宣称是搞军事演习,并以此理由封锁了整个陵区。在陵区附近的东西沟村、大红门外及马兰峪、苇子峪一带,孙部贴出多份布告,宣布戒严整个陵区,一切人等不许入内当时陵区遍布孙殿英的岗哨,阻断行人。而所有护陵人员及守陵户,也被排除在外,规定在演习期间只能在呆“圈内”活动。

(被孙殿英盗掘的慈禧陵区)

曹操会不会这样以军事行动为名进驻刘武墓区?极有可能!

唐代大文人欧阳询等编撰的《艺文类聚·宝玉部上》(卷八十三),转引《曹操别传》称,“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

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编《水经注疏》,在转引《艺文类聚》上段文字时,将“操别入砀”易为“操发兵入砀”。

这句话这么一改,曹操盗墓的由头便露出马脚了,曹操盗墓还真如孙殿英那样,是以军行动为幌子,很可能也说是军事演习,才开拔进墓区的。

曹操盗刘武墓非常成功,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出这些财宝的?

从现代考古发现的类似墓葬被盗掘手段,可以猜出曹操当年怎么干的。

(梁孝王墓)

1981年江苏徐州龟山汉墓发掘时,也发现了用与刘武墓相似的巨石,但比刘武墓所用石还大,墓道中堵满石块。

龟山墓葬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他比刘武死得晚,但墓造得一点如刘武墓一样漂亮、坚固,造墓手段更先进。

龟山汉墓将大片山体掏空,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形成了北方式的崖洞墓。我专程去看过,刘注夫妻同墓不同穴,两条长长的墓道,各自为室。

刘注墓总共有15个“房间”,空间达2600多立方米。这么多房间有不同的作用,都放满了随葬之物,珍宝多多。

(龟山汉墓墓室)

为了防止盗墓者光顾,刘注墓在反盗墓设计上费了很多心思,用于填堵墓道的石块有26块,封堵时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

如此坚固,要想打开谈过容易!

但是,盗墓者就是有办法打开,将墓中大量随葬品几乎全部盗走,现代考古时几无收获。

(龟山汉墓,复制品)

怎么把封石弄开的?手段很绝。

可能这伙盗墓者都是农民出身,用惯了耕牛,从牛身上想到了启开封石的办法——在塞石一头凿出孔眼,俗称“牛鼻子眼”,穿上绳索,然后牵来牛套上,硬是将沉重的石条从墓道中拉了出来,顺利进入墓室。当然,所用的牛应该不只一头。

(牛鼻子)
(盗墓者在龟山汉墓塞石上凿出的“牛鼻子眼”)

曹操手下是不是用了同样的手段,将刘武盗开的?没有人能说得清,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曹操挖刘武的墓是公开的,他手下人多,墓道封石体积比龟山汉墓小多了。也许不用牛,直接用人往外拖石块

刘武墓与龟山汉墓今天虽然分属河南和江苏境内,但两地离的很近,盗墓风俗自然也差不多。

(梁孝王墓道封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