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操挖劉武的墓是公開的,他手下人多,墓道封石體積比龜山漢墓小多了。曹操盜劉武墓非常成功,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出這些財寶的。

曹操是如何打開梁孝王墓堅固墓道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曹操盜墓一直是一個話題。

我在前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一點號中說了曹操盜墓被陳琳曝光的事情(見《 曹操盜墓一說是否屬實?史家作注時找到新的史證 》一文),從各種情況分析,曹操盜墓應該是事實,當然,曹操盜墓時也會有公開的諸如考古發掘、批鬥統治者一類理由的。

(曹操塑像)

那麼,曹操以何名義盜掘了西漢梁孝王劉武的墓?史書上沒有說,但不妨礙我們推測一下。

大家都知道,1928年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盜清東陵時,對外宣稱是搞軍事演習,並以此理由封鎖了整個陵區。在陵區附近的東西溝村、大紅門外及馬蘭峪、葦子峪一帶,孫部貼出多份佈告,宣佈戒嚴整個陵區,一切人等不許入內當時陵區遍佈孫殿英的崗哨,阻斷行人。而所有護陵人員及守陵戶,也被排除在外,規定在演習期間只能在呆“圈內”活動。

(被孫殿英盜掘的慈禧陵區)

曹操會不會這樣以軍事行動爲名進駐劉武墓區?極有可能!

唐代大文人歐陽詢等編撰的《藝文類聚·寶玉部上》(卷八十三),轉引《曹操別傳》稱,“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清末民初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編《水經注疏》,在轉引《藝文類聚》上段文字時,將“操別入碭”易爲“操發兵入碭”。

這句話這麼一改,曹操盜墓的由頭便露出馬腳了,曹操盜墓還真如孫殿英那樣,是以軍行動爲幌子,很可能也說是軍事演習,纔開拔進墓區的。

曹操盜劉武墓非常成功,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出這些財寶的?

從現代考古發現的類似墓葬被盜掘手段,可以猜出曹操當年怎麼幹的。

(梁孝王墓)

1981年江蘇徐州龜山漢墓發掘時,也發現了用與劉武墓相似的巨石,但比劉武墓所用石還大,墓道中堵滿石塊。

龜山墓葬是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他比劉武死得晚,但墓造得一點如劉武墓一樣漂亮、堅固,造墓手段更先進。

龜山漢墓將大片山體掏空,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形成了北方式的崖洞墓。我專程去看過,劉注夫妻同墓不同穴,兩條長長的墓道,各自爲室。

劉注墓總共有15個“房間”,空間達2600多立方米。這麼多房間有不同的作用,都放滿了隨葬之物,珍寶多多。

(龜山漢墓墓室)

爲了防止盜墓者光顧,劉注墓在反盜墓設計上費了很多心思,用於填堵墓道的石塊有26塊,封堵時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

如此堅固,要想打開談過容易!

但是,盜墓者就是有辦法打開,將墓中大量隨葬品幾乎全部盜走,現代考古時幾無收穫。

(龜山漢墓,複製品)

怎麼把封石弄開的?手段很絕。

可能這夥盜墓者都是農民出身,用慣了耕牛,從牛身上想到了啓開封石的辦法——在塞石一頭鑿出孔眼,俗稱“牛鼻子眼”,穿上繩索,然後牽來牛套上,硬是將沉重的石條從墓道中拉了出來,順利進入墓室。當然,所用的牛應該不只一頭。

(牛鼻子)
(盜墓者在龜山漢墓塞石上鑿出的“牛鼻子眼”)

曹操手下是不是用了同樣的手段,將劉武盜開的?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曹操挖劉武的墓是公開的,他手下人多,墓道封石體積比龜山漢墓小多了。也許不用牛,直接用人往外拖石塊

劉武墓與龜山漢墓今天雖然分屬河南和江蘇境內,但兩地離的很近,盜墓風俗自然也差不多。

(梁孝王墓道封石)
相關文章